■文涛中学912班 蔡欣妍
每年春节来临之前,爷爷总会跑到会写书法的人家里去讨几副春联来。红红的,贴在门上显得十分喜庆。
在我家的门口也贴着一副春联,可上面的鲜红早已褪去,让人看不出它本来的样子。
记得以前,母亲总带着我去青少年宫写对联。
一进屋,热浪般的气息扑面而来。老师拉着我,站在桌前。只见他拿出一张长长的大红纸,折了起来,上面还有星星点点的金色,可漂亮了。他又拿出墨,我眼睛一亮,这可是好东西。墨香四处弥漫,大家手里的毛笔也渐渐兴奋起来,在纸上又舞又跳,真是美妙。
我打开老师写的对联仿写起来,照着葫芦,画着瓢。笔起笔落,一笔一画端端正正,但是拿远一瞧,啥也不是。我生气地嘟起嘴,按理说我是老师的得意门生,怎能写成这样!母亲笑了笑,不语,一下又一下摸着我那不长的头发。我赌气般地写了一遍又一遍,不满意的都扔到一边,殊不知母亲悄悄将我写的每一副对联都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恍惚间,对联偷走了母亲的青春,墨水也借走了母亲的黑发。
我站在家门外,看着门上的春联愣愣出神。门上的春联,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孩童的稚气,歪斜的笔画是幼年的我特有的印记。
我忍不住回想起七八年前贴这幅春联时的那个傍晚。“嘿,姑娘,你瞧,这是你写的第一副春联,爸得给它贴好了,给别人都看看!”父亲自豪地说。我和妹妹在春联后面贴上双面胶,刚一撕,母亲便嗔怪道:“小心点儿,别给弄破了,要贴好久的。”“知道了,妈。”我们将春联“焊”在了门上,心中这才觉得踏实了。
光阴偷偷溜走,不承想被我逮了个正着。某天整理东西时,无意间掉出来了一大沓红色的东西,打开一看,竟然是我小时候写的对联。装它的袋子很干净,干净得没有灰尘。每一副对联的角都十分平整,没有一个是翘起来的。我的手微微颤抖——原来当年我写的字母亲一直收着呢!
如今望着门上的春联,那鲜艳的颜色早已褪去,我曾多次让父亲贴一副新的,他总不肯,直到我说:“爸,它都烂了,再过几年它会消失的。”我的父亲这才不情不愿地换了一副新的。
每当过年的时候,大街小巷红彤彤的一片,好不热闹。春联为春节增添喜气的氛围,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也蕴藏着父亲和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指导老师 王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