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汤智娟
通讯员 陈晓逸 冯远忠
本报讯 秋日微凉,风清气爽。近日,在位于独山港镇海港路和海河路交叉口,奥泰平湖独山港智能装备制造物流园迎风伫立,从空中俯瞰,只见厂房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正不断吸收着阳光,散发出光与热,进而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这是我们根据浙江奥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绿色、智能发展要求,专门打造的2.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建设面积约23000平方米,于9月底已实现并网发电。”交投集团下属环境科技公司负责人潘跃军介绍说。据悉,为建设符合企业期待的光伏发电项目,从前期沟通到施工建设指导,交投铁军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周到贴心的服务、节能高效的作业收获了奥泰管理团队的满意评价。
“绿色低碳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集团市场化转型路上的一大重要产业方向。”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申任忠说。近年来,凭借国企信誉好、品质优、服务佳的优势,集团光伏发电业务得到了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青睐与认可。据统计,由交投“出品”的光伏电站已有24个,装机容量12兆瓦,为推动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逐“绿”而行,点“绿”成金。以平湖低碳能源发展类示范县发展规划为导向,近两年集团还加快延伸绿色产业“触角”,构建起以生物质燃料、充电桩和综合供能服务站等建设为重点的绿色能源网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目前,集团年生产生物质燃料1000吨,可为多家企业提供能源供应;投资建成全国首座氢油电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并运营新能源充电桩115个,年供电约600万千瓦时。
绿色产业“固本强基”,多元业态释放活力。“做实做优国有资本,离不开多维产业体系支撑。”申任忠说。今年以来,集团将创新奋进之力融入产业布局延伸,持续壮大融资规模,切实为打造更多高品质交通工程项目奠定基石,物资贸易便是典型代表之一。通过拓展盘扣、钢筋、混凝土等大宗货物贸易市场,依托海港码头、市级公用码头、镇级公用码头等运输通道,如今物资贸易辐射效应不断增强。今年已签约20个项目,预计全年可实现营收5亿元,将为集团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此外,交投集团还创新打造路域经济“新引擎”,大力发展“绿化带经济”“桥下空间经济”,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打开了“共富”新空间。特别是围绕渣土处置推出的“土方回填拍卖”方式,已带来约600万元的收益,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未来我们将继续拓展经营思路,优化产业体系,以良好的产业经营成效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努力在推动交通项目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申任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