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真
前阵子,随作协赴苏州吴江区的文学交流活动,把我带到了那座温婉宁静的江南古镇。
踏在铺满古镇的青石板上,能感受到内心的怀旧和依恋。石板铺成的街巷里随处可见古风和禅意,走在两边商户集聚、民居密布的宝塔街上,烟火气息缕缕而来。这里的街市很干净也很安静,小镇古色古香。沿街随处可见店铺或民居的屋前有一簇簇、一架架的花卉和绿植,也有很多的门框边挂着种满了鲜花的各式藤编小篮,仿若走进了花园小镇,显得风情而好看。摄友、雅集、辑里、云水谣……一个个店铺的名字在我眼前诗意地掠过,不由在心里赞叹古镇的文化底蕴。
一条頔塘古运河横贯东西,震泽古镇依水而建。两岸皆是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傍河而筑的屋舍很密,一个个安静的院落、一间间的房屋面对着河流,在我眼前铺开了一幅幅水墨画卷。“震泽”是太湖的古称,小镇因此而得名。这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是我国著名的蚕丝之乡,盛产优质的辑里蚕丝,在清光绪年间产量就占全国的十五分之一,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蚕丝之府,这里还建有丝绸博物馆。闻名遐迩的蚕丝给小镇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也富裕了人们的生活,繁华着古镇的街市。
踩着青石板的一路声响,禹迹桥出现在了我的眼帘,它浓缩着这个古镇的光阴故事,也见证了古镇一页一页的历史。这座高高耸立的古桥,横卧在流淌了1700多年的頔塘古运河上,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当地人士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而建造于此。禹迹桥南北走向,呈单孔石拱结构,拱劵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古桥的桥面石和拱劵内的龙门石上,刻有各类清晰可见的吉祥图案,桥的东西两边刻着桥联。沿着古桥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抬头已是到了桥的中央。放眼望去,頔塘古运河水面开阔,气象万千,两岸的房屋鳞次栉比,蜿蜒连绵。穿镇而过的頔塘河上,古朴厚重的禹迹桥、思范桥、报恩桥、底定桥皆跨着頔塘河依次而造,桥下水清如鉴。
站在禹迹桥上向四周眺望,仅仅只隔几米远的地方,便是这个古镇的地标性建筑慈云寺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三年(250年)的慈云寺塔,是砖身木檐楼阁式构造,塔身总高38.44米,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塔内有梯,可供登临者上塔眺望。站在这座古桥上会有很多感慨,眼前的慈云寺塔虽历经沧桑,历代重修,但至今仍是檐角飞翘,玲珑挺秀,壮观地矗立在了禹迹桥畔,给古镇带来了吉祥和禅意。眼前的古塔、古桥与古运河,就像一幅凝固的质感油画,它们紧邻一起互为借景、相互映衬。这一塔、一桥、一河都历经了千年的沧桑,岁月的积淀,守护着震泽古镇的繁华与安宁。
古镇很吸引人的去处,无疑还有著名的师俭堂。师俭堂位于宝塔街上,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由吴江当时的巨富徐汝福所建。徐家亦官亦商,经营着丝绸和米粮,是当时这个镇上的首富。“师俭”二字,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孙贤能,跟我一样俭朴,把家业一代代传下去;没有能力,也要守住这份家业,不要被强势家族所夺。师俭堂内有宅有园,向里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观赏过去,是一进比一进美,一进比一进奇。师俭堂前后有六进,大小房屋150余间,雕花落地长窗与窗板制作精美,窗棂间是精雕细刻,细节之处令人叹服。师俭堂布局规整、建筑精美,院落深邃、幽静典雅,是典型的江南富绅的大宅门。堂内最令人称绝的,是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清代砖雕和特色门楼,花纹繁杂、雕刻精细、精湛精美的工艺制作令人赞叹。
锄经园,这个占地面积只有240平方米的袖珍小园,吸引了我的视线。这里凭借着“一廊、一山、两个半亭、一个四面厅”,就建造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经典小园。园中文石铺地,曲径通幽,一眼望去,回廊、楼台、假山、四面厅、五角亭、藜光阁……这里的建筑群落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围墙上的镂空花窗古朴雅致,木香花在园内随处攀援,清香幽远。那棵在墙角边的百年桂树枝繁叶茂,浓荫满地。小园的假山上缀满着缤纷的繁花和浓绿的藤叶,清澈的溪泉绕着假山潺潺而流,汩汩有声。就在这样一个袖珍小园里,所有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却一样也没有少,其造园技术的精湛无疑也是苏州园林中的巧夺天工了。这个精致的小园让我觉得是走进了一种境界,感受到园林间物我交融的本味。
古镇上的人有喝茶的习俗,小镇慢生活的节奏也全都浓缩在这闲情逸致里了。除颇具规模的茶楼外,这里休闲随意的茶铺是一家连着一家,一眼望不到边,摆满了河岸边那条长长宽宽的走廊。茶桌有舒适宜人的小方桌,也有休闲好看的小长桌,每家茶铺都有它的特色和风格。围着桌子的四周,是用藤蔓做成的休闲椅子,感觉自然而清新。一杯清香的绿茶,几碟可口的休闲美食,三五好友围桌而坐,面前是清澈风致的頔塘古运河,河对岸错落有致的民居窗台上,摆放着美丽怡情的花卉和盆景。清澈的河面上,一艘艘游船停泊在码头。古镇的时光悠长而缓慢,人们坐在頔塘河畔喝茶闲聊,看河面上橹船轻摇,览市井两岸烟火气浓浓,在桥影的悠长和橹声的欸乃中沉醉其间。
震泽古镇不像声名远播的同里、周庄那样喧闹繁华,她更像是一位深闺中的美丽女子,恬静而安然。小镇的民风柔婉,小桥流水人家,莼鲈之思,便可以把日子过得十分舒适,让生命熨帖在既清静又方便的角落。这个点缀在江南水乡的旖旎古镇,让我觉得在这里哪怕住上几年,也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她太温婉也太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