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良
平湖绿色制造取得新成果。近日,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和浙江嘉特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省级绿色低碳工厂。
所谓绿色低碳工厂,是指根据国家标准,生产主体以绿色制造为核心,坚持生产链绿色化,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在全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工厂,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重塑制造业新格局,激活转型升级新动能,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集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要提升“含金量”,生态环境必须提高“含绿量”。平湖作为全国百强县、浙江省十大工业强县,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便是关键所在。多年来,平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2021年成功列入全省首批低碳试点县以来,通过强化政策激励、示范带动、服务引领,促使一批又一批企业逐“绿”前行,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旋律。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不仅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更有利于发掘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形成制造业发展新动能。而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体制机制、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革。这不但需要我们给予企业更多的技术变革,科技撑腰,更需要示范引领。
平湖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持续大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新动能的同时,着力打造绿色制造体系,通过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分层分类加速培育“绿色低碳工厂”,引导企业围绕原材料采购、清洁生产、能源消耗、产品回收利用、污染物排放、后期维护等生产全周期,提供梯级培育服务,推动产业结构更“轻”、生产模式更“绿”、发展质量更“优”。
进入新发展阶段,绿色制造有了新内涵,要求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制造模式的深度变革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其中,数字化支撑首当其冲。而在这方面,平湖表现亮眼。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市持续推进数字化、绿色化“两化”改造,已完成项目49个、投资56540万元,完成节能量35410吨标煤,拉动了绿色低碳新引擎,夯实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绿色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聚焦绿色低碳,平湖正以培育“绿色低碳工厂”为抓手,引领更多制造业企业从“要我绿”向“我要绿”转变,由点及面,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奏响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最“强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