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政管理局 周其明
一、农村电商和农村快递发展现状
三、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的对策思路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并大踏步进入农村市场,也催生了农村快递服务需求。新的阶段,深入了解农村电商与快递服务发展现状,结合平湖实际,使快递更好地服务农村电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十分重要。
(一)农村电商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农产品、服装、箱包、童车等特色产业为主的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平湖现有电商专业镇7个、专业村25个,2022年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村5个。2022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37.5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1亿元,同比增长14.4%。2023年1-8月,实现网络零售额120.17亿元,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37亿元。
(二)农村快递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快递进村”工程的大力实施,快递业在促进农业生产、加速农产品流通、推动农民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目前,邮政、“三通一达”、顺丰、京东等17个快递品牌企业入驻平湖发展。主要快递品牌企业平均进村覆盖率达100%,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通道,“仓、运、配”供应链服务有序运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网络。全市22个邮政普遍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集镇,72个行政村均设有村邮站。2022年,“快递进村社区”民生实事项目新增、改造共享驿站100个,其中村快递共享驿站36个。
(三)快递与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共享。一是公共服务平台趋于完善。2015年,平湖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为企业和网商提供产销对接、政策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2019年,金平湖农业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揭牌,集服务、体验、培训于一体,聚焦农业电商产业链服务。2020年,“金服在线”数据云公共服务平台启动,打通农业全过程一体化服务,提供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产品溯源、区域品牌、农合信息、组织管理等基本服务功能。二是农村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2015年,我市启动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邮政公司、农商银行等合作共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72个,实现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2020年,实施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改造提升暨示范站(点)培育。三是电商快递大项目引领作用凸显。京东智能城市(浙沪)创新中心、抖音电商直播基地、网易严选等先后落地,以头部电商企业引领电商经济发展。
(一)农村快递规模效益不明显。近几年,平湖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总体涨势明显,但农村快递体量偏小。2022年,农村快递业务量1614.44万件,业务收入5367.82万元,分别占全市的12.3%、5.3%。2023年1-8月,农村快递业务量1239.02万件,业务收入3944.05万元,分别占全市的12.7%、5.2%。
(二)农村电商经营人才短缺。电商运营涉及互联网技术、网络营销、上下游对接等专业知识,传统农民大多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再加上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越发严重,农村信息化人才紧缺,城乡“数字鸿沟”制约农村电商发展。
(三)农村电商与快递合作困难。以农产品为例,平湖农村电商多以鲜活农产品为主,农副产品加工业相对不发达,这对快递的运输时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产品重量较大、上行费用高,增加了农村电商的成本。快递单量不稳定、利润薄,民营快递企业下村意愿较低。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积极争创国家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我市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布局完善、冷链保鲜、数字赋能、提质增效的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格局。
(一)完善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政策。强化政策保障,出台支持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专项资金扶持,支持农村电商人才引进、农产品冷链保鲜、农村快递服务网点等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作用,指导企业用好各项支持政策,研究当前行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动电商快递协同发展。
(二)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规划建设市级快递产业园区,提供分拣、配送、电商仓储等基本功能和办公、餐饮等多种辅助功能。布局嵌入式快递服务专区,为“长三角农博汇”等项目提供建设,支持快递企业开展鲜活农产品、冷藏保鲜品配送,构建覆盖全程的冷链快递体系。加大寄递物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街道配送站设置,持续推进快递进村项目建设,实现行政村共享驿站全覆盖。鼓励快递企业在村、社区、住宅小区设置智能快递柜,提供快递末端服务。
(三)创新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模式。推广“便民服务+快递超市+电商服务”等多元合作模式,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商店超市、农资供应点等资源。加快推进快递合作,开展快递业务委托代投、代派、代收。鼓励邮政公司与快递公司以邮政普遍服务网络为平台,共建共享网络,建立协商、共享合作模式,实现公平合理竞争。提升快递服务电商广度、深度,采用“入村物流”“仓储+配送”一体化、“嵌入式电子商务”等快递服务模式,进一步承接农村电商企业在分销、仓储、配送等方面的服务。
(四)构建农产品冷链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果蔬等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降低产品损耗、提高附加值。创新产地冷链物流运营模式,推动批发市场冷链设施与田头预冷设施一体化运作。鼓励流通企业应用现代冷链物流技术,搭建“互联网+”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与上下游冷链设施互联互通,逐步建立“端对端”“门到门”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五)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迭代升级“金服在线”数据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涉农服务、组织合作、产品流通上云。构建平湖“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模式,聚焦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农业发展,实现业务全闭环、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数据全贯通、服务全集成的农业数字化平台。完善“鲜到家”“本家鲜”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开通基地直采等功能;结合村共享驿站建设,谋划“同城配送、快递到家”场景,支持“农产品进城”,助力共同富裕。
二、农村电商和快递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