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琦根
认识国良君,是在4年前南河头一期开街那会儿。见他静静地,坐在“老平湖”门旁的“平湖特产”店铺里,正埋头看书。出于好奇,我便主动与他搭讪,算是初交。
因我南河头的办公室,就在特产店边上,后来每每路过他的店铺,他总是主动与我打招呼。话虽不多,但给人的印象:他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一副沉稳做事的样子。
这次以莫氏庄园为核心,南河头的三四期部分地块开街。在审查莫氏庄园东隔壁“平湖土特产”商店装修方案时,竟发现二层的百来个平方里,店主竟做了个银器收藏馆。这一下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一了解,原来是国良君在做一个“碎银几两的展示馆”。“国良君的碎银到底有几两”?我带着这一疑问,找国良君作了一次深聊。
国良君,从事收藏已三十多年。从烟壳开始,见什么喜欢什么。这似乎是爱好收藏的朋友们所经历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是收藏的初级阶段。自1996年,他结缘了远在温岭的小雪,爱的魔力让他常去温岭。时间一久,竟让他改变了收藏方向。原来地处山海的温岭人,家里或多或少藏有各式银器,有装饰用的发髻、手镯,也有银碗、银筷等生活用品,还有各式银器装饰摆件……这让痴迷收藏的国良君“一往情深”,一发而不可收。这一年既是国良君的爱情收获之年,也是他收藏迈入银器行业的转折之年。
搞收藏的人往往是执着而吝啬的,国良君也概不例外。
快30年的银器收藏,其中的艰苦和辛酸自不可言喻,但也有不少的意外和喜悦。每当国良君侃侃而谈其收藏经历时,从他眉飞色舞、专注认真的状态中,我便略知一二。
一路走来,如今国良君手头的银器藏品已不下千件。这不仅确立了他在平湖、嘉兴乃至浙江银器收藏界的头部地位,而且在中国银器收藏界也有不小的知名度。这叫“墙内开花墙外香”,好多平湖搞收藏的圈内人,还真不知道呢。这当然也缘于国良君的低调和耐得住寂寞。
2000年,国良君携他的两件银器精品,参加了央视的鉴宝栏目。国内玉器鉴宝界的大家王敬之先生,看了国良君的宝贝,赞叹道:“你们浙江人聪明,你的东西是精品。”这让国良君更加自信了,便萌生了要让这些沉睡的宝贝,与观众见面的想法。他要办一个私人收藏展览馆,正儿八经地传播中国的银器文化,让更多人喜欢并爱上银器收藏。借助展馆这个平台,也可让他结识更多的同道之人,让平湖的民间收藏呈现更多的亮色。这次在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开设“碎银几两银器收藏展览馆”,便是国良君水到渠成的事。
银器收藏展览馆,面积不大,展示的藏品也只有百来件,实属有限。但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和来之不易的经历,听来实在令我感动和感慨!为了这个私人展览馆,国良君不分昼夜,已忙碌了3个多月,从室内外的装潢,到展品设计陈列,还有藏品的筛选,铭文介绍的制作,事无巨细,都凝聚着国良君的财力物力和智力。全凭一己之力,像模像样做了个私人收藏展馆,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敬佩。
最近一段时间,我怀着诚挚的心,前后去学习了三次,每次都颇有心得,每次都令我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