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一江水

□ 周国华

去城里,阿小总是以船代步,尽管弯篓浜早就有石子路通往外面。

阿小划船出行,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从小就瘸了一条腿,根本就骑不了车。只有坐上船,他才会感觉自己和正常人没啥两样。

阿小常说自己跟水有缘。没水,他就会觉得浑身没劲;没水,更不会有水儿。

水儿是阿小的养女。一个夏天的清晨,阿小从城里捡回了出生没几天就被遗弃的她。那年,阿小已年过四十。

阿小家穷,小时候营养不良,成年后个头也不见长多少,只是跟小学生差不多高。阿小收养水儿时,父母已经去世,哥嫂也没拦着。阿小腿不方便,力气又小,连担稻子都挑不起,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他?养女防老,也好。

别看阿小话不多,手脚倒是蛮勤快的,靠卖些自家种的菜或捉来的鱼,居然把水儿养得白白嫩嫩的。水儿也争气,书读得好,农忙时还一有空就帮着阿小干些农活,烧烧饭菜。弯篓浜的人都夸她乖巧。

除了喝点酒,阿小也没啥别的爱好。对于阿小而言,酒和水一样重要,没了它,就觉着这一天好像白过了似的。阿小每晚都要喝上二三两白酒,喝了酒,阿小的话才多起来,水儿是她唯一的忠实听众。

水儿考上了大学。阿小没出过远门,求哥帮着送去上学。水儿很懂事,不但年年拿奖学金,还利用假期去勤工俭学,这让阿小减轻了不少负担。

水儿上大四那年,带着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回来。小伙子是水儿的同学,他要带水儿去他的家乡武汉工作。

阿小没说一个“不”字。他早有预感,别说是弯篓浜了,就是县城也留不住水儿,只要水儿愿意,只要那人对她好,去就去吧,还好,那边挨着长江,水儿从小就跟水亲。

水儿走了。阿小还是每天早上划船进城卖菜,晚上闷声喝点小酒。只是,阿小的背弓得越来越厉害了。

几年后,水儿要结婚了。按照男方家的习俗,结婚那天,新娘的家人得到场。阿小说啥也不肯去,说:“三千多里地呢,我哪受得了?!”阿小去央求哥嫂,哥嫂也不肯去。阿小无奈,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水儿读三年级时,有回突然下雨,阿小想到她没带雨伞,便匆匆送去。阿小在教室门口急急喊着水儿的名字。一见到他的样子,教室里的哄笑声便暴雨般停不下来。那天夜里,阿小听见了水儿在被窝里的抽泣声。阿小说:“我这见不得人的丑样子,要是被那边亲戚看到了,水儿的面子往哪放?”

哥嫂代表阿小去了。一回来,哥就高兴地告诉阿小,阿小的亲家公是那边一个大老板,婚礼那天的场面,他这辈子见都没见过。阿小一听,笑眯了眼:“我早说嘛,我家姑娘命里注定会过上好日子的!”水儿捎来两瓶酒,哥说,那是名酒。阿小尝了尝,说:“嗯,好吃,好吃来。”

水儿劝了阿小好多次,要他搬过去住,阿小不肯。于是水儿出钱,把家里那两间破瓦房翻建成漂亮的楼房。村里人投来的羡慕眼神,终于让阿小抬起了头。

水儿工作忙,每年只在春节回家一趟。又过了几年,阿小被查出得了肝癌,已到晚期。阿小自知熬不过这一关了,可坚决不肯告诉水儿,只是对哥说:“把我的骨灰撒在河里吧,这辈子,我只跟水亲,在地上倒住不习惯。”哥不忍心,但见阿小一副铁了心的样子,也只好无奈地点了头。

水儿闻讯赶来时,阿小已经昏迷多时了。水儿的哭喊声唤醒了弥留之际的阿小,阿小出不了声,却咧开了嘴。

出殡那天,水儿把阿小的骨灰撒入河中后,捧着一瓶酒恸哭。水儿来得急,忘了带酒,好在家里还剩一瓶。伯父告诉她,阿小一直留着这瓶,说啥也不肯喝掉。阿小说每天看看这瓶酒,心里就踏实。

阿小说过,水儿住的城市和弯篓浜连着一条长江,水儿忙,要是跑不开身,清明节在江边祭一祭他就是了。水儿那边在上游,长江水流向东的时候,会从这儿路过,她倒的酒,阿小喝得到。

水儿眼含热泪拧开瓶盖:“阿爸,您为我想了那么多,可这辈子,啥时候为自己想过呀……”

透明的酒水与河水融为一体,伴随着阵阵呜咽声,缓缓向东流去。

2023-10-1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91054.html 1 3 一江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