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洁星
今年以来,市综合执法局以“护航亚运”行动为契机,突出管控重点,聚焦城市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电动自行车“三车”交通秩序,坚决打击各类违法乱象,为杭州亚运会召开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道路通行环境。
聚焦源头发力 有效释放停车供给
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停车资源。深入推进对商铺周边等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的基础排摸工作,对有释放非机动车停车供给空间的逐步进行调整施划,已增设非机动车停车区域115处,线框约1140米。实施《平湖市临时停车场设置方案(试行)》,深挖待建土地、空闲厂区、开放式场地、红线退让区域等场所资源设置临时停车场,6家临时停车场设置正在推进中。此外,排摸主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可共享的24家单位,共计提供970余个共享泊位,并依托省、市、县三级数字化平台,绘制错时共享民生地图点位8处、442个泊位,大力推进停车错时共享。
聚焦重点联治 有效遏制违停乱象
深化警城联动,保持路面严管严查态势。今年以来,我市将人行道违停现象多发、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路段增设为严管路段,人行道违停严管路段由3条扩充至20条,进一步加大对机动车、非机动车随意乱停行为的违法查处力度。同时,在整治期间,梳理一批违停高频点位,加大手工贴单力度,依托月度成绩晾晒、阶段业务比拼,有效激励主城区违停管控工作。截至目前,人工贴单人行道违停处理数量16194件。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坚持线上线下结合、视频巡查与路面巡逻结合,精准查纠违法行为,实现非现场执法。开启解放路、当湖路、新华路、城南西路、三港路、环城西路、梅园路7条路段的电子智能抓拍,电子抓拍人行道违停处理数量14379件,电子抓拍数量占违停采集总量的47%,严管严治保障通行安全。
聚焦柔性执法 有效提高文明意识
充分调动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做到宣传引导先行、政策解释先行,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同时,以“优驾容错”模式,结合自去年开始实施的“首违警告(警示)”措施,即半年内首违条件的机动车辆实施人行道违法停车的,予以“首违警告(警示)”、不予罚款的行政处罚制度,及人行道机动车违法停车“提醒纠正在先”,即对于提醒10分钟后仍未驶离的,再予以贴单处罚等一系列柔性执法措施,通过正面引导、优化服务,树立广大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已发送人行道违停劝离短信5319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