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餐桌安全也是民生所系,农贸市场是食物走向餐桌的“第一站”,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投入,高标准推进“放心农贸市场”“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工作。
市区南门农贸市场,就是今年提升整治的市场之一。记者来到南市菜场,进门就感觉非常干净、整洁、明亮,提升后的市场结构布局、业态分布清晰明了,为顾客提供了便利的购物体验,母婴室、轮椅、急救药箱等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设施一应俱全,不仅实现了规范化,便利化,更展现了智慧化、人性化。为了让购物环境更加安全、整洁、舒适,市场管理方还发动所有的经营户一同参与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如今市场提供了休息室,有流动水源、可以热菜热饭,舒适贴心,建起了干净整洁的厕所,解决我们经营户的日常需求。”南门农贸市场经营户徐雪宝说,如今大家也格外珍惜这崭新的市场,收摊前会自己拖地扫地,垃圾主动分类投放,对待顾客也更注重服务态度。
除南门农贸市场以外,今年我市主城区东升、三号桥农贸市场以及新仓镇、独山港镇农贸市场都陆续接受了整改提升,上半年,我市实现全市放心农贸市场覆盖率超75%。同时,还加强农贸市场日常监管,杜绝占道经营、出摊经营、车辆乱停、杂物乱堆、垃圾乱丢、设施不全、食品过期、安全出口堵塞占用、消防设施器材故障损坏等现象,使农贸市场这个餐桌“源头”安全可靠。
在现代生活中,外卖也成了大众喜爱的就餐模式,为了不让外卖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市市场监管局加大了对外卖的监管。“目前我市约有入网餐饮单位一千余户,通过数字化平台,全部实现了从后厨到餐桌、从商家到骑手全链条闭环管理。”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郎晓东说,在持续开展的网络订餐专项整治行动中,每月在订餐平台APP抽查入网餐饮单位200家以上,对发现问题的单位,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后厨公开化、透明化。同时,加快推进网络餐饮“数智人”的应用,运用“技术手段”逐步替代在第三方平台的“人工巡查”,有效提升问题发现率和监管效率。
“外卖封签”也成为我市保障外卖“最后一公里”安全的“秘密武器”。郎晓东介绍,按照现行要求,所有入网餐饮单位都必须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为外卖加上“安全锁”。在全民监督模式下,对“外卖封签”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对不使用“外卖封签”的单位,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外卖商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商家将被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截至目前,共接到38起举报,立案处理31起。
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市的一种良好氛围,“百姓点检”系列活动成为群众关注、群众参与的行动。“你点我检”实现群众在线“点单”、执法人员行动,聚焦山寨、掺杂掺假及虚假标注等问题,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254批次抽检;“你送我检”活动,采取“现场送样、现场快检”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食用农产品快检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192批次检测,辐射全市所有镇街道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