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荣怡婷 通讯员 陆佳园
本报讯 “我老婆接到一通电话,已经连续通话3个多小时了,还听到对方说起一款贷款产品,有点担心,麻烦你们赶紧过来帮忙看看。”8月14日,李先生(化名)怀疑妻子遇到电信网络诈骗,匆忙向新埭派出所寻求帮助。
值班民警盛平卫到达现场后,李先生说起事情经过。当天傍晚6时多,李先生的妻子王女士(化名)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金融产品的客服,询问王女士是否需要申请免息贷款。“只需要先把平台账户里的11000元贷款都提现到指定银行卡上,就可以免费提高贷款额度。”对方言之凿凿,王女士没有怀疑,就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下去,当要转账9000元到对方银行卡上时,对方的一句:“我可以先帮你垫付2000元。”正巧被在一旁的李先生听到了,李先生立马察觉到不对劲了,正规的平台客服怎么会有垫付这种操作呢?
“对方肯定是骗子,千万别转钱过去,快把电话挂了,我现在立马报警。”李先生赶紧劝说妻子停止转账的操作。等民警盛平卫了解事情经过后,确定王女士确实是遇到了骗子,还好李先生平常经常接触到反诈宣传,听说过很多这种类型的诈骗,才避免了妻子被骗。
警方表示,在此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存在相似的套路:诈骗分子首先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人员向潜在受害人打电话,并准确报出相关个人信息,取得其初步信任。获得信任后,告知受害人不注销关闭或降低利率,会影响个人征信,诱导受害人按照他们设定好的套路进行操作。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下载相关社交通讯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诱骗受害人进行网上贷款并转账到对方指定账户,谎称完成操作即可注销账户并将资金返还,同时骗子通过共享屏幕功能,非法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将受害人账户内的钱直接全部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