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商业外摆“摆”出新活力

■言成声

今年以来,各地陆续探索有序放开商业“外摆”经营活动。平湖也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通过出台包括降低准入准营门槛和放宽审批条件等举措,让代表着城市烟火气的市集摊点、商业外摆开始回归大众视野,一个个小小的外摆点位,释放出了平湖浓浓的“烟火味”。

所谓“商业外摆”,就是指有条件的餐饮、零售企业、个体工商户、商铺等,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在经营场所门前或政府指定区域适当设置促销、经营、休闲设施,开展店外经营性活动。小到一把长椅、一张桌子,大到几把遮阳伞、少许餐桌,树荫下的咖啡外摆区、夜晚路边接地气的小吃和大排档……在人群熙攘的商圈中,这种方便顾客进行消费和休闲活动的商业外摆,正在成为促进消费的新载体,点燃人间“烟火气”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外摆经营,对商户来说可以招揽更多顾客到店消费,有利于拓展经营空间、增加营业收入;对消费者而言,也可避免陷入消费高峰期店内空间局促的尴尬,取而代之的则是“店外空间”轻松愉悦的体验感。可以这么说,商业外摆,在不同时段和区域满足着消费者对接地气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小微商业主体的发展。而从大道理来说,商业外摆可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平湖在前期排摸外摆点位、商户意向的基础上,通过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将城市外摆细分为“分散布点、集中设摊、前摊后店”等3个类型来规范外摆经营。这三类“商业外摆”或视情况划定自产自销、便民早餐摊等区域和点位;或利用街区自有空间、综合体和商超外围场地等公共空间,探索起了夜市经济;或利用业主门前自有区域、空场、空院等公共空间,适当设置促销、经营、休闲设施。市民也明显感到平湖的街头巷尾、商圈周围、小区门口因为一些摊位的“复出”而变得热闹起来。

实践证明,商业外摆虽不起眼,却解决了一些人的生计问题,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还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方便,更让城市充满了人情味。当然,商业外摆并非简单的“摆地摊”。要让商业外摆真正点燃“烟火气”,成为城市“风景线”,更要结合地域特色、人文内涵和业态特征,摆出“高颜值”和“高品质”。

平湖依托东湖景区、明湖景区、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平湖亲水特色,打造高品质的河畔休闲点,让亲水休闲、亲水娱乐、亲水饮品、亲水小酌式“烟火气”回归。同时积极借鉴明湖“风筝节”等外摆经验,让外摆经营点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将其转化为群众的“网红”文化新体验,打造平湖特色的外摆模式,摆出了“文明风”和“文化范”,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上个月在明湖景区举办的“明湖花海仲夏之夜暨平湖在线啤酒音乐节”共吸引摊位数132个,参与人流量达17.2万人次,营业额396.13万元,带动消费860万元。

诚然,“外摆”这种经营模式,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影响交通安全、产生噪音污染、破坏环境卫生等。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我们从群众需求出发,以百姓感受为标尺,在城市的精细化治理上下足功夫。

事实上,平湖通过出台外摆经营实施细则,从转变治理思维出发,实行柔性执法、守住底线、保住通道、带旺人气,让商业外摆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局面。相信,只要我们在鼓励商户多元化经营、提升消费客群体验感和减少对环境影响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和融合点,做到有序“放”、科学“管”、精准“服”,商业外摆一定会在平湖越来越红火,我们的城市发展也一定会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2023-08-08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72196.html 1 3 商业外摆“摆”出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