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抗炎饮食”“促炎饮食”成了热门词汇。很多人疑惑地问,抗炎饮食可预防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预防炎症发生,而促炎饮食会加重炎症,这是真的吗?
其实,炎症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促炎和抗炎饮食中的“炎”指的是慢性炎症,一般不为人感知察觉,而平时说的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多指急性炎症,身体往往可感知,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常见的抗炎食物有以下几类:一是全谷物,指的是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然经过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完整谷粒所具备的麸皮、胚芽、胚乳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二是果蔬,其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β胡萝卜素、花青素、番茄红素、多酚等,它们大部分都是抗氧化的好帮手,也有助于减轻体内炎症反应。三是鱼类,其富含优质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硒、锌、碘等,肝脏中维生素A和D含量丰富,海水鱼比淡水鱼营养相对更好。
常见的促炎食物有以下几类:一是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白米、白馒头、白面包、油条、粢饭糕、通心粉、蛋糕、饼干、甜点等含有大量淀粉的精制碳水食物。二是高脂及油炸食物。如猪油、牛油烹饪,以及油煎油炸的食物所含热量、脂肪高,长期大量摄取会促炎,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心脑血管、糖尿病、痛风及一些“富”癌的发病风险增加。三是红肉、加工肉类及其他加工零食。主要指猪、牛、羊肉以及火腿、培根、香肠、熏肉等加工肉,另外还有含反式脂肪酸及各种添加剂,重油重盐重糖的各类加工零食。
对于急性炎症来说,饮食也是影响免疫力的重要因素,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A、C、D、E以及铁、锌等营养素,确实能帮助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预防病原体的感染,但过量也会增加身体负担,抑制免疫功能,甚至造成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