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邵 俊
近日,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第二批嘉兴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确定了36个中医药重点学科。市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学、中西结合肾脏病学、针灸学3个学科入围基层优势类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建设周期为3年,也是嘉兴各县市级医院中入围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
中医骨伤科学
市中医院骨伤科为平湖市首批“医学重点学科”、嘉兴市中医重点(扶持)专科、浙江省“十三五”重点专科,常规开展各种多发骨折、开放粉碎性骨折、骨盆骨折等的内外固定;组织缺损、慢性溃疡等创面修复、植皮及常规皮瓣手术;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传统保守及手术治疗;断肢、指再植,创面修复等显微手术。
近年来,骨伤科积极开展亚专科建设,成立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手足外科、关节镜及运动医学科等多个专科小组,通过定期外派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结合医院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医疗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全面开展全膝置换术、保膝截骨手术、拇外翻矫形、跟腱病的手术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韧带修补术等新技术。同时,学科全面实施优质护理,充分展现中医护理特色,共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20余项,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中西结合肾脏病学
市中医院中西结合肾脏病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逐步建设成为嘉兴市首批“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国家级农村基层医院特色专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包含病房、专科门诊、透析特病门诊、血透中心、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在内的临床综合科室,深得病家和社会的认可。
学科在“强调整体、衷中参西、增效减毒、固元泄浊”的学术观念指导下,实行中西医双重疗效判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疗效标准。对各种肾脏病采用以西医规范诊断、中医药分期分阶段论治的“一体化”治疗,其疗法独树一帜。多年经验总结的验方“溺毒清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疗效,“加味保元煎”对肾性贫血有明显效果;中药灌肠进行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熏洗医治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足”等,疗效均有独到之处。
针灸学
市中医院针灸学科以优势病种颈椎病、腰痛、面瘫为重点,以开展针刀、微针刀治疗肩关节疾病,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与研究,以及针灸治疗痹病(痛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三大主攻方向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使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更加完善,治疗技术更加规范,中医特色更加凸显,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学科开展多种形式的治疗方法运用,根据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常规治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特色,开展如脐针、腹针、药浴、熏蒸、足浴等综合治疗方法,同时引入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形成治疗、心理和健康教育等有机结合的综合医疗模式,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此次三个学科同时入选嘉兴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计划,是对市中医院重点学科发展的极大肯定,更是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接下来的三年建设周期内,市中医院将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等方面锐意进取,进一步发挥基层学科的特色优势,造福广大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