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期,还能不能吃?
主食全谷化对健康的意义很大,可以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营养素,包括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多种植物化学物等,对于绝大多数人群都有益处,尤其是对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尿酸、冠心病、脑卒中、肥胖等疾病的人群意义更大。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成年人每天全谷类食物摄入量大概是50克-150克。对于亚健康人群和代谢综合征人群,全谷物在主食占比中至少要达到1/4到1/3的比例,一般人群每天全谷物在主食中的占比可以不超过1/2。
全谷物食品之所以大家吃得少,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口感粗糙,而且做起来也会更费事。那么怎么做才能更方便更好吃呢?专家给出了一些日常好吃又方便制作的全谷物食谱,比如杂粮饭、杂粮煎饼、燕麦胚芽米粥等。此外,还可以把全谷物加入到菜肴里面,比如说藜麦可以用来拌沙拉,玉米可以用来炒菜。没有时间做饭的人,可以备一些零蔗糖、非油炸、非膨化的燕麦片或是燕麦冻干粥,冲泡几分钟,就可以吃,非常方便。
对于特殊人群,专家也介绍了有关增加全谷物摄入的方法: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喝一点零乳糖、零添加糖的燕麦奶,搭配全麦面包、燕麦片当早餐,就很容易达到推荐摄入量;对于血糖异常的人群,建议选择一些有嚼性的全谷物,需要加工度没有那么高的,不要打成糊、做成粉去吃,可以做成糙米饭,嚼着吃,升糖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老年人吃全谷物,可以加到包子、馒头、面条里,由少到多,先选择一些口感比较黏糯、没有那么粗糙、没有那么硬的全谷物,比如燕麦和大黄米,肠胃适应后再慢慢过渡到一些比较粗硬的种类。总之,作为主食的一种,一日三餐中至少一餐要有全谷物。
无菌蛋并非无菌,你还敢生吃吗?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食品都标注有保质期,买东西的时候看看标签就能清楚地了解到某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这期间食用属于最佳食用日期。关于保质期,我国《GB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表明,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在这个日期之内的食品品质是最好的,当超过了保质期后,食品可能会变质,营养也会随之下降。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是怎么确定的。保质期是对食品品质的保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2017年的时候颁发了团体标准《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其中对保质期的通用要求以及如何确定保质期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想确定一款产品的保质期,生产厂家首先要对其作食品保质期稳定性试验,其次保质期确定的基本程序要有六个步骤:确定方案、设计试验方法、方案实施、结果分析、确定保质期和保质期验证。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影响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比如不同贮存温度下的微生物风险等。
那么,过期食物还能吃吗?过期食物可能会变质,但不是一定会变质。食品的保质期不是最后可以食用的期限,只是在告诉你,如果在这个日期之前吃,它的品质、味道、营养保留等是最好的。即便是过期的食物,只要没有腐败变质、没有异味大多还是可以吃的。特别是水分含量比较少的食物以及含糖含盐较高的食物,它们的保质期一般都比较长,基本可达到6个月以上。而一些保质期很短的食物,由于杀菌不彻底,微生物容易繁殖,哪怕只是过期了一两天,安全起见都最好别吃。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有些食物没有过期,如果储存方式不对,也可能不能再吃了。
(摘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联办
平湖市科学技术协会
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
随着社会主要消费群体的转变,年轻人追求更高品质蛋品消费,其中,溏心蛋、云朵蛋、温泉蛋等新型吃蛋方法快速走红,加速了可生食鸡蛋这一品类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然而,无菌蛋真的无菌吗?真的可以生食吗?营养价值更高吗?
事实上,无菌蛋一般指在鸡蛋养殖过程及蛋品加工过程中经过严格沙门氏菌控制的鸡蛋,但并非完全无菌,称其为“不含沙门氏菌蛋”更合适,所谓“无菌”,主要指的是细菌里不包含沙门氏菌。因此,消费者在食用无菌蛋时,应该注意赏味期(通常是生产鸡蛋后15天内),并在2-8℃条件下冷藏,以保证鸡蛋的新鲜与口感,抑制微生物繁殖。如果无菌蛋表面发现轻微裂痕,可能内部已经污染,不建议生食。特别是老人、小孩、孕妇,更应避免直接生食无菌蛋。
就营养价值而言,无菌蛋与普通鸡蛋的营养成分并无差异。由于生鸡蛋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剂,反而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但若将可生食鸡蛋烹饪成溏心蛋,则可以最大程度提升鸡蛋的吸收效果。《鸡蛋食用营养指南(2022)》指出,在新鲜鸡蛋、温泉蛋、溏心蛋、全熟蛋、过熟蛋五种不同热处理强度下,综合评价溏心蛋烹饪方式具有最高的蛋白质消化率、口感和色泽,以及完整的营养保留,是鸡蛋相对更佳的食用方式。因此,控制了沙门氏菌的可生食鸡蛋,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受西餐、日料等影响的多样化的蛋品食用需求,同时兼具更好的营养吸收效果。
食品安全影响亿万家庭的营养健康,我们鼓励并期待更多中国蛋品企业建立与推广可生食鸡蛋的行业标准,建立标准化、体系化、科学化的蛋鸡产业体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蛋品食用场景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