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雨天的记忆

□ 黄军华

又是一个下雨的清晨,一夜的雨敲打着窗,也拉开记忆的长河。

总是在这样的雨天回到小时候,回到农村,回到那幢像四合院的平房。

妈妈和奶奶在家里烤红薯,做方糕。难得的雨天不出工,锅台散发着五谷杂粮的天然香味,家里也飘荡着一片氤氲迷蒙,一切都沁人心脾。

我拿出那双漂亮的小雨鞋,在天井的小院子里进进出出,一会儿跨出门槛,看雨滴在鞋面上打个圈再散去,一会儿又跳进屋内,看雨水在水泥地上溅起一串又一串泡泡。间或忍不住冒雨出去,看看那几朵月季,在雨水中显得分外娇艳。这时总响起妈妈的叫声:“这小丫头,快回来,衣服都湿啦!”

于是,消停一会儿,趴在窗口看,窗很大,不是对着大门外的农田,而是对着小四合院的天井院子。窗旁边是一个大大的门厅,门厅里放着一台织布机,是那种木制的,很高。妈妈织布时,它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很有规律的声音。梭子在各种线里穿梭,不能偏了方向,还要速度很快,那动作像跳舞一样神奇,我总是会呆呆地看很久。有时会缠着妈妈教我,妈妈总说你还小学不会的,有几次拗不过我,便会让我尝试一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梭子扔过去,可总飞不起来,扔了一半就挂在线上了,尝试了几次都如此,终于相信自己还小学不会。

下雨的时候,妈妈在厨房忙碌着。织布机在雨滴声中静默,显得格外大,我便看看窗外,又忍不住摸摸它,仿佛妈妈还在那儿织布。

妈妈和奶奶平常的对话不多。奶奶是一个人单过的,伯父一家,我们一家,奶奶一个人一家。每次烧了好吃的菜肴,妈妈便会叫我搬给奶奶一盆。奶奶也总是理所应当地收下,妈妈也总是笑着看我做这些事。

下雨天的时候,妈妈和奶奶便会说很多平常没有的对话,她们会在一起烤红薯,做方糕。我除了看雨,便会看看奶奶,看看妈妈,听她们说这个豆沙是不是太甜了,那个米粉要加多少水。这些话听多了,大抵知道,在这方面她们是很有共同话题的。我在雨水里跳来跳去的时候,耳朵里飘过的是她们不间断的对话。小小的心便觉得满满的。

伯父家的堂姐们似乎有了心事,她们喜欢说一些悄悄话,在她们眼里,我是小屁孩,而且我喜欢的都是她们不喜欢的,她们看我玩水这样的动作,是头也懒得抬一抬的,但我似乎也没有因此而生分了她们。偶尔在她们聊得正起劲的时候,冷不丁走过去,喊一句:“你们在说什么呀?” 然后看着她们倏然惊醒的样子哈哈大笑,有时会被她们骂上几句,还觉得很舒服,有时也会被她们拉过去做听众,偶尔冒出几个无厘头的问号,最后听了一肚子莫名其妙再离开。最喜欢的还是堂姐们的绣花,她们已开始靠这个挣钱,大的堂姐不善读书,绣花却绣得格外的好。我那时是学会了一点的,而且大部分是在雨天的时候学的,因为只有这时,我才有时间和她们静静相处。

记忆中的雨天,似乎都只有女人们的身影,爸爸、弟弟、伯父和堂哥去哪儿了?好像很少有他们在,弟弟偶尔是跟着一起抢红薯的,有时还鼓捣他的那些小机器,其他的就没有印象了。

如今,妈妈和奶奶都已仙去,两个堂姐也有多年未见,弟弟工作在外地。

我们都长大了,但我依旧盼着相聚……

2023-05-2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43878.html 1 3 雨天的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