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晨燕
本报讯 一本陈旧的棕色笔记本,让现代的“我”与1937年的“小平湖”产生了联系,书中的秘密指示,带“我”去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穿越时空,帮助“小平湖”完成团长“王子甲”交付的任务……
刚刚过去的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因此,探索如何将文物融入生活就成为了使其永葆青春活力的“灵丹妙药”。平湖博物馆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推出了平湖首条沉浸式红色研学旅游路线——“平湖往事—最漫长的一天”。
线下,这条沉浸式红色研学路线以实景解谜游戏,串联起了乍浦炮台—天妃宫炮台、平湖市抗战历史宣教馆、独山港镇优胜村碉堡、平湖博物馆四处充满平湖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线上,依照历史史实与文物信息进行二次创作的游戏剧情环环相扣;研学盒中,皮质的《平湖记事》解谜本精巧别致,泛黄做旧的纸张、逼真的手写字迹、朗朗上口的猜谜诗句……无不彰显着制作团队的用心。
“这条研学路线,之所以被称作‘沉浸式’,是因为只有来到实地,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发现蛛丝马迹,才能解出谜题。”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陈圣卉介绍。活动当天,平湖市职业中专的同学们走进博物馆展厅,沿着历史时间线,重走革命先驱的平湖足迹,他们每个人都化身小小情报员,在解谜与任务探索中,“零距离”寻访红色“迹忆”。寓教于乐、以“游”促学,这既是路线设计的初衷,也是博物馆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有益尝试。
平湖博物馆馆长张蜀益说:“这条路线的发布,旨在引导我们的市民和游客增强海洋观念和海防意识,关注中国国防建设、军事设施类文物。”
在时间的长河中航行,虽然我们不能制造时间,但是却可以把握时间。未来,平湖博物馆将以此次红色研学路线的发布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讲好红色故事,引领广大市民和游客走进红色地标、倾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