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和美乡村要景美乡风美

■谢付良

钟埭街道沈家弄村成立道德评议团,扎实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将“文明乡风”、维护“美丽乡村”的理念辐射到家家户户,实现了村美人美乡风美,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善治示范村等荣誉。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五项标准之一,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平湖各地聚焦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在全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通过乡贤引领、道德评议、“文明友邻汇”“股份+积分”等载体和机制,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厚植文明乡风,乡风文明水准都有了显著提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虽然只有一字之变,但却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也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实现乡村和人的协同发展、全面发展。

有文明乡风才有和美乡村。乡村振兴不仅是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物质富裕,更要实现乡村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倡导文明乡风,既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让厚养薄葬、喜事新办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使之成为自觉、自愿、自主的共同行为,更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新风滋润乡村大地,使乡村文化重新绽放光彩。

婚丧嫁娶事关百姓民生,而且是很重要的民生。倡导移风易俗要靠政府引导,更要靠群众自觉践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沈家弄村的道德评议团由党性强、工作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村里老一辈的知识分子组成。从房前屋后环境到垃圾分类、从友爱乡邻到红白喜事,村里近几年文明观念的转变,正是从这些成员们的家庭开始,如同星星之火,由点及面,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切入点就是移风易俗。当然,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大合唱”,需要全民参与“齐发力”,方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当前,我们不妨尝试将婚俗民风纳入文明创建考核范畴,激励基层党员干部主动为移风易俗聚力用劲。各地要依托文明实践所、站、点三级联动,大力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行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要积极探索乡村善治新路,通过创新开展“积分制+”美丽家庭、“积分制+”文明家庭等活动,让村民通过自我管理、相互教育引导,改变传统思想和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成为文明乡风的树立者、维护者和受益者。

2023-05-1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40263.html 1 3 和美乡村要景美乡风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