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澄蓉 通讯员 燕 燕
本报讯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中国农学会组织的农业污染防治20项成就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我市农业农村局研究成果“稻田退水‘零直排’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平湖实践”成功入选。
据了解,本次评选活动是面向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科研、教学、推广等单位,征集自2017年以来在农业污染防治领域取得的成就案例,旨在总结我国农业污染防控工作取得的成就,深入把握其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汇聚科技动能加快农业污染防治,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此次入选的成果,主要致力于提升平原河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能力。近年来,我市在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下探索建立稻田退水“零直排”新模式。从2016年起着手试点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形成稻田退水“零直排”治理雏形,有效削减了稻田退水污染负荷,减少了受纳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程度。2020年,我市突破传统思维,大胆创新,在广陈镇龙兴村赵家堰兜灌区试点创建稻田退水“零直排”治理模式,成为全省首创,从而构建起一套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模式。2021年4月,我市首先印发《关于推行稻田退水“零直排”全域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实施意见》(平政发〔2021〕20号),在嘉兴地区率先全域推行稻田退水“零直排”模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丰收”,为其他地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