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荣怡婷
见习记者 倪雨伦
通 讯 员 李凤超
【春耕截图】满棚芹菜“水灵灵”
【现场转发】一畦芹菜绿,十里飘菜香。时下,正是芹菜大批量收获的季节,走进广陈镇绿迹未来农场的种植大棚,一股特有的芹菜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放眼望去,一畦畦绿油油的芹菜扎根在沙子里,水灵鲜嫩、长势喜人;远处,几位村民正忙着收割、捆扎、搬运,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
“今年,农场里有4个大棚种了芹菜,面积一共有34亩,预计平均亩产10000斤左右,经济效益很可观。”聊到今年芹菜丰收情况,农场管理员郭师傅满脸笑意。他表示随着种植经验的不断丰富,芹菜种植效益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今年已是绿迹农场沙培种植芹菜的第4个年头。而这些根粗叶茂的蔬菜也不负厚望,收割下来品相好,市场认可度高,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心头爱”。“现在我们每天都能收上个三四百斤,然后打包好销往上海、杭州等地。”看着一旁堆积成小山丘的芹菜,郭师傅乐呵呵地说。
芹菜产量“一骑绝尘”的背后离不开绿迹农场的“秘密武器”——沙培种植。据郭师傅介绍,沙培种植技术利用随处可见的沙子固定植物根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据其生长所需微量元素,提供肥料配比,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注入土壤根部,瓜果蔬菜就可以正常生长。“沙子通透性好,种植的蔬菜根系发达,病虫害少,产量也比普通的土培高出好几倍。加之沙子是永久基质,可以循环利用,能够大大降低我们的种植成本。”郭师傅说。他表示如今绿迹农场主要以沙培种植为主,在这种清洁化生产模式下,植株长势越来越旺,农场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
沙培种植技术在丰富产量的同时,也让忙碌的农民获益颇多。“采收芹菜的活儿很轻松,不用松土,直接一拔就好了,比传统土壤种植干净多了,之后稍微拿水冲洗一下,芹菜就很水灵。”夏阿姨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拔下一簇簇芹菜。只见她双手轻轻抖动、慢慢拍打,芹菜的根须便全部裸露在外,透出一股清秀之气。
如果说脱离土地的新型种植方式让人耳目一新,那么充满“未来感”的智能农场便是绿迹留下的“响当当”名号。在这里,郭师傅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农事作业,动动手指,大棚内的作物温度、湿度等生长数据一目了然,肥料和水分还能按照参数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系统、智能播种机等配套设施也为大棚增添了科技感,不仅节水高产,还降低了人工管理的劳动强度,实现智慧化操作、精细化管理。
在“智能管家”的把控下,郭师傅忙里偷闲,正着手思考下一步种植计划。“这批芹菜收割完成后,我们就要开始种植西瓜,主要是平湖马铃瓜、天露系列这类本土品种,5月份就能成熟,到时候又是一轮收获高峰。”对于未来农业市场,郭师傅充满了信心与干劲。
【寻宝感悟】温暖的大棚里绿意盎然、菜香四溢;菜农们置身田间,忙着采摘、分拣、捆扎……在这里,沙培、气雾培等果蔬清洁种植技术正在替代传统土培,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这是传统农耕智慧和新技术的结合,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