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全家聚在一起吃饭。爷爷性子急,吃完饭就说要回去,奶奶却想留下来多跟我们说会儿话。还是按老样子,爸爸先送爷爷,等天黑了再由我送奶奶回去。
扶奶奶上车以后,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打开音乐软件,放起了《女人花》。仔细回想,我大概是从2012年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十多年来,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使用过的音乐软件也不计其数,但只有这首歌一直存在于我的每一部手机、每一张歌单里。因为,这是奶奶最喜欢的一首歌。
印象里,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电视上。小的时候,电视台可以拨打电话点播歌曲,于是每一年在奶奶生日的时候,我都能在电视上听到《女人花》这首歌。有的时候是爸爸点的,有时是姑姑,有时是大伯,大家围在电视机前一起祝奶奶生日快乐。爷爷也是个“音乐迷”,年轻的时候买了很多音乐CD,但“巧”的是,几乎每一张里都有这首歌。于是,“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就成了我童年里不可缺少的背景乐。
上了中学以后,我开始了住校生活,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缩短了很多,但当时的我没有在意。时光就这样悄悄溜走,埋头学习、去外省上大学、和朋友到处旅行、步入工作……我时常觉得,生活就像一块蛋糕,随着我的成长,蛋糕一层又一层地往上叠,多了许多水果镶嵌其中,裱花也越来越精致,但不知为什么,明明蛋糕在一点点变大,分给爷爷奶奶的那一块却越来越小。
去年春天,一个午后,我和奶奶坐在家门口的沙发上,她突然跟我说她最近听到了一首歌,但是不知道名字,于是我让她哼给我听。幸好,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我知道它的名字,便拿出手机放给她听。我见她捧着我的手机,时而感叹竟然能看到歌词,说现在的科技真发达;时而又跟着歌儿轻轻地哼,问我她唱得好不好听……很多时候,我都是过来匆匆吃口饭,这样悠闲的时光细想其实不多。
上个周末,春风轻轻柔柔的,我坐在窗前看着小镇游人如织,突然想到晚上要去奶奶家吃饭,不如今天就早点去。许是年纪大了,奶奶的嘴角在放松时是自然下垂的,但是一看到我就会向上扬起:“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
我们依然坐在那个小沙发上闲聊,她突然开口:“能不能给我再放一下那首歌?解解念头。”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是哪首,回想了许久才想起来。我不禁有些惊讶,时间竟已过去一年了,这一年里,我想要听喜欢的歌,只要拿出手机听就可以了,不用等更不用“解念头”。但奶奶却一直在等,她在等一个午后,等一个我来找她的午后。
奶奶坐在沙发上听着歌。沙发有些高,奶奶的身量小巧,坐在沙发上的时候脚碰不到地面。我看着她的双脚晃啊晃,像个可爱的小朋友,而我是那个陪着她的大朋友。
我不禁有些感慨,我“认识”奶奶的时候,她已经54岁了,她陪我走过属于我的缤纷绚烂,我却永远无法经历她的青春岁月。奶奶作为“40后”,经历过旧社会的艰难,也走过“知青下乡”时热血沸腾的青春日子……她的一生就像一本书,对我来说厚重又深刻,而我却仅能从为数不多的老照片里,从她并不详尽的描述中,窥见寥寥数页。
我突然迫切地想要出现在这本“书”中,想同那些穿越时光的旋律一起,同这明媚的春光一起,被写进她人生的诗篇。
……
歌曲在第三遍的结尾被奶奶按下停止键,她像是能看透我的心思一样:“天气真好,等等吃完晚饭要不要和奶奶一起去公园?”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