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生于春天,恰逢江南的雨季。那时,每逢下雨,我总是一边抱着她在窗口赏雨,一边在她耳边轻轻地告诉她春天到了,告诉她下雨了。我希望她可以在我的轻轻细语里明白雨为何物,可惜那个时候女儿太小了,在襁褓里成长,在妈妈的怀里感受着恒温,她不曾感受春风的微凉、春雨的丝爽、阳光的煦暖……
女儿初识雨是在她的第二个春天。历经一个春夏秋冬的殷实成长,小婴儿会走路了,她迫不及待地拥抱春天。下雨时,我会带着她站在屋檐下,听雨水滴滴答答的声音,看雨落下溅起的水花,偶尔也会鼓励她伸出稚嫩的小手,去接住一串串晶莹的雨滴。自天而降的雨水让她由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好奇到最终的兴奋和欣喜。
一场春雨拉近了孩子与自然的距离。
不知不觉,女儿的第三个春天到来了。曾经走路还有些跌跌撞撞的小婴儿如今已变成自己会撑伞的小姑娘了。今年的春天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春雨袭来,满目清新。大地湿润,芳草鲜美,花香迷人。细细的雨丝,缓缓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
我牵着女儿的手,撑着伞,在公园的草地上徜徉,感受着大自然的这种恩赐。公园里静静的,没有了晴天的热闹,只有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漫步在雨中,女儿可以用眼睛看看雨的形状、用耳朵听听雨水落下的声音、用鼻子闻一闻下雨时泥土的芬芳、用脸感受扑面而来的湿意、用脚感受雨的柔软和凉意,感受不一样的雨天。
我们踩着长长的石板路,慢慢地走着,听着雨的韵律、看着草长莺飞、细数着陌上花开。“妈妈,凉凉的,有点甜。”当我正沉醉于江南水乡的春雨中时,女儿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我低头看她,女儿竟然仰起头、闭上眼睛、伸出了小舌头,品尝那丝丝细雨的味道。为了能捕捉到更多雨滴,她的身体还随着雨丝的方向旋转着……
女儿在和春天淘气,我则站在一棵树前发呆。
童年记忆中的春天,我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撑着伞在雨中玩耍。雨中的玩法,我们有无数种:有穿上好看的雨衣、雨鞋,见水踩水,哪儿水大踩哪儿;有扔石子比赛看谁溅起的水花更高;有用雨伞当转盘,得意地看伞上的雨花四面飞扬。小小的雨伞遮挡不住雨滴,头发淋湿了不在意,衣服淋透了没感觉。小伙伴们个个变成了“落汤鸡”,然而我们快乐的心却充满阳光,像一棵棵小树,在春雨里发了新芽,长出新叶。
路过一个小水坑,女儿挣脱了我的手,试探性地轻轻踩上了一脚,一圈圈小小的波纹慢慢地扩散开去。渐渐地,她发现用力跳进小水坑,雨水会发出“砰砰”的声响,就像打鼓的声音,于是女儿跟随着美妙的声音和灵动的雨鞋翩翩起舞,体验踩水节奏音乐的乐趣。地上飞溅起的快乐水花,一不小心打到她脸上,虽然闭上了眼睛,但脸上全是笑意。我被女儿天真无邪的举动感染了,也学着她的样子,我们跳跃着、旋转着、欢笑着……
其实,穿着雨靴踩水坑、转着五彩的小花伞看雨滴飞出美丽的弧线……这些简单的雨中经历,这种接触自然的美妙感觉,才让童年变得更加生动。
春天绽放的最快乐的花朵,是孩子跳入小水坑时扬起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