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但从我市工业特色产业——汽车产业来看,在人才发展上还存在着人才数量与产业发展供需不平衡、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协同不充分、企业管理与人才发展需求不对称等问题,建议:
一、立足产业基础,锚定招才强链,打造“引”才强磁场。优化人才政策,助推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竞争性;强化中高端、应用型、平湖籍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市领导联挂机制,加快推进长城汽车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创新建设产业人才培训中心,开展“订单式”产业人才培训项目。
二、立足产业需求,推动产教融合,升级“育”才主引擎。跨省招生,实现东部产业及教育资源与西部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发挥校企“六同”机制培养技能人才,畅通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的高效衔接;结合“腾笼换鸟”腾退企业人员再就业,建立产业人才动态需求库,开设技能培训项目。
三、立足机制优化,聚焦分类施策,激活“用”才内驱力。引导企业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推进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构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规划,组织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职业范围,设置岗位等级与规范;面向一线工人,构建系统化全周期培养体系;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品牌。
四、立足人才需求,优化载体服务,提升“留”才软实力。以平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载体,发挥政策解读、产业对接、交流协作等方面的协同服务功能;完善硬件配套,打造便利化环境,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外溢人才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供高品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