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起荣
奚铭栋(1924.1-2008.5),平湖县城人。他出身于儒医世家,书香门第,其父为近代中医大国手奚可阶。奚铭栋从青年时代起即外出求学,从无线电专科学校毕业后,长期在外地工作,健在时除其二哥从台湾返乡聚会外,平时极少回乡,今日家乡的人们对他的经历极为陌生,对于他原为“两航”之一——中国航空公司职员,且参加过中外闻名的“两航”起义的经历就知之甚少了。
参加“两航”起义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原中国航空公司(中航)总经理刘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央航)总经理陈卓林率领2000多名员工在香港宣布起义,冒着可能遭到国民党突袭的危险,“两航”总经理等人乘坐潘国定机长驾驶的CV—240型飞机由香港直飞北京,其余11架飞机(包括3架C—46型、8架V—47型飞机)由陈礼达机长带队从香港直飞天津,回到新中国的怀抱。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这一壮举受到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毛泽东主席致电起义人员,赞扬他们“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残余,投入人民祖国的怀抱。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
奚铭栋作为“两航”员工之一,也参加了这次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广大“两航”员工一起脱离旧政权,回到新中国的怀抱。起义以后,奚铭栋继续担任民航局重庆办事处报务员之职。1950年初,他受组织指派去南温泉西南民航轮训队学习一年,结业时获得学习模范称号。1951年初,调任贵阳航空站电台台长。1952年去泸州导航台主持工作,当年又到北京民航总局电讯处训练班学习无线电机务知识。1953年调去重庆民航西南区台工作。1954年至1956年在天津民航学院学习,毕业以后于1957年到成都民航管理局电台任无线电技术员,其间曾出差到新津十四航校电讯科协助工作半年。1958年4月至1963年7月在西昌航空站主持导航工作,并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1963年7月起调至四川省米易县,分配在米易县税务局工作,其间曾先后主持过计划、会计、统计等工作。
致力统一战线,相助亲人团聚
因为二哥奚复一去台湾的原因,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因所谓的“海外关系”,奚铭栋也受到相应牵连,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1981年,奚铭栋当选为米易县政协常委,攀枝花市第一届政协委员。
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奚铭栋特地向身在台湾的二哥奚复一报告喜讯,其二哥获悉后,颇有感慨地回信道:“欣闻你当上政协委员的消息,我为你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们全家都要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仁慈与宽大。现寄我所著医书,作为报效祖国之薄礼,请转给政府,以表我海外赤子之诚心。”
自1981年起担任政协工作以来,奚铭栋在米易县发挥其特长,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卓有成效。1986年春,奚氏昆仲四人,趁二哥自美国返回台北之际,会聚香港。他们四人长者已逾古稀,最小也年逾花甲,见面之时感慨万千,当时奚铭栋题《诉衷情》:“神州天时人地灵,统一众人心,春风化雨滋两岸,明月待彩云。山河秀,家乡水,故国情,朝朝暮暮,彩笺频频,遥寄佳音。”当年会亲之时正值春节期间,奚铭栋也向大洋彼岸的侄辈们发出盛情邀请,希望他们寻找机会回到祖国观光、探亲,看一看他们先辈的生养之地以及祖国的新面貌,以免“数典忘祖”。
同时,在担任米易县政协委员期间,奚铭栋还利用年轻时积累的旧学根基主编过《重阳礼赞》杂志;与王景瑜先生合著的《陈立夫与祖国医学》一文发表于1991年第5期的《文史杂志》;协助其二哥奚复一先生编纂《当湖奚氏家谱文献汇编》专著,并出任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职,为编辑家谱文献尽心尽力,最终该书于1997年12月由台北致良出版社发行。为当湖奚氏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供后人及文史学者查阅参考。
享受离休待遇,加入致公党
多年来,奚铭栋始终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工作岗位上,1982年,他获得四川省先进税务工作者称号,1983年继续当选为攀枝花市第二届政协委员,1984年当选为攀枝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1985年1月调离长达22年之久的税务工作,进入米易县政协,并连任米易县六、七两届政协专职副主席,1989年当选四川省三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代表,攀枝花市侨联委员,米易县侨联主席,直至1990年离休。
此外,奚铭栋于1987年加入致公党,是攀枝花市最早的致公党员之一,1991年当选为中国致公党米易县支部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一直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关心攀枝花市和米易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始终关心致公党市委领导班子建设,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2006年致公党市委换届,奚铭栋找年轻同志谈心,寄语他们继承发扬中国致公党的爱国传统,勇挑重担,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还特地书写了“赤子心、报国情”条幅,赠予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现在这条墨宝悬挂在致公党攀枝花市委办公室,作为永恒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