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一路“狂飙”的真实与思辨

■方斌杰

今年春节档电影电视剧诸多,火爆的电视剧《狂飙》几乎到了全民追剧的地步。《狂飙》主要讲述了以一线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黑恶势力展开的长达二十年的生死搏斗故事,通过群像叙事,展现扫黑行动中的黑白较量和复杂人性。

该剧一经播出,主角安欣得到大众喜欢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反派角色黑恶势力高启强和徐江的扮演者因高超的演技,一样收获了观众的喜爱,这是此前不少电视剧少有的情况。尽管此前也有不少电视剧播出后反派角色得到过追捧,但大多因为演员的颜值,喜欢的人大部分是追偶像的粉丝。但《狂飙》中,尤其是高启强,几乎人人都喜欢这一个角色。

我们可以肯定,网民喜欢“高启强”这个角色绝不是因为此人是一个反派,换句话说对于高启强干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网民绝对是深恶痛绝的。那到底是什么吸引了网民的目光呢?在电视剧中,我们一步步见证了高启强的“黑化”,也见证了高启强和徐江作为“人”的一面。此前有一段时间“爽文”流行,人们喜欢主角一路“开挂”一样的人生。但短暂的流行过后,人们也失去了兴趣,不仅是因为我们无法成为这样的主角,更因为这样的主角不真实。

反观《狂飙》中的角色,哪怕是黑恶势力首领高启强,也是一步步由卖鱼起家,经历了弟弟高启盛的牺牲、徐江的威胁等诸多时间节点才成为京海的“老大”。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高启强“黑化”的主线——保护家人。高启强追求权力不假,然而作为一个孩子,在还是孩子的年纪就要主动把猪脚粉里的“猪脚”和“粉”让给弟弟妹妹,对他的内心是怎样的伤害呢?他就更加需要权力来保证,保证自己和家人不再回到那样的日子。我们不赞同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我们却会理解他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们也会面对的真实的处境。很多时候,我们也会为了家人做出妥协与选择。所以我们同样也会看到高启强选择道路时,内心的痛苦与纠结。

电视剧中最为经典的剧情之一便是高启强和徐江互砸脑袋,两人在砸过了后都强装镇定,好像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形象。然而两人散了后,才开始抱头疼痛,在那一瞬间我们感受到的除了幽默之外,还有反派也作为“人”的真实。人是会疼痛的,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是黑帮大哥还是警察,都是人,都会疼痛。这镜头给足了观众真实感。

如今,人们对一部好的电视剧的判定越发严格,观众的思辨能力也越发清晰。观众是否喜欢一个角色,不再是因为他的颜值、他的故事或是他花里胡哨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作为人的真实性。高启强在观众的印象里是一个真实的人,他选择的道路,他感受到的疼痛,以及他对安欣的感恩,都能透过屏幕传达至观众心中。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是十恶不赦的。然而,绝对的恶是非常少有的。高启强这个角色,就在“大恶”中掺杂了对安欣的感恩,这就更增添了人物角色的真实性。

诚然高启强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判处死刑绝不为过。不过这不影响观众对这个“角色”的喜爱,正因为观众对人物真实性的需求以及主动去判断角色是否存在立体感,不再绝对化一个人物,足以证明观众在《狂飙》过后在逐渐成长,观众对“这个世界不是除了黑就是白”这样简单的道理的理解更为深刻。

一部好的电视剧除了要吸引观众,令观众产生愉悦感的同时,也应该存在教育意义。观众在理解“正义”的同时,更理解了是非,理解了人的真实性。

2023-02-1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16030.html 1 3 一路“狂飙”的真实与思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