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团结是人类文明的火种

■张云蝶

正在院线热映的《流浪地球2》是根据我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系列电影的第二部。虽然是第二部,讲述的故事却发生在第一部之前,所以实际上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影片讲述了科学家预测百年后太阳系将在太阳氦闪中毁灭,为了生存,为了文明的延续,世界各国成立联合政府,共同实施“流浪地球”计划——在地球表面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驱动地球停止自转并在宇宙中前行,人类搬迁至地下城生活,预计在2500年之后到达目标恒星系,建立新家园。

这无疑是一个新奇、大胆的设想,不同于以往科幻灾难电影中的建造诺亚方舟或者依靠个别超级英雄来拯救的方式,这部电影给了我们新的答案——团结。影片中周喆直在联合国发言时引用了人类学家米德对于人类文明诞生标志的看法:一段愈合的股骨。“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人受伤之后,有人为他处理伤口,有人为他提供水和食物,有人保护他不被野兽攻击。由此可见,团结延续着人类文明的火种。”他相信,在太阳氦闪危机之下,团结同样可以帮助人类抵达新家园,帮助人类延续文明。

在地球启程前,需要先进行“逐月计划”,即在月球上安装三个行星发动机,驱动月球离开地球引力范围,减少地球行驶的阻力。然而MOSS的破坏使得月球突然转向,直冲地球。为了应对危机,联合政府决定在月球布置相控矩阵,汇集全球核弹引爆的力量引动月球内核使其解体。但是世界各国的核弹研制时间、解码方式不同,在地月距离达到洛希极限的期限内无法全部破译并重新串联成可以远程一键启动的装置。领航员空间站上的领航员们接受到任务,需要三百人带着启动器到核弹布置点手动引爆,意味着这三百人——有去无回。

几乎没有沉默的空隙,由不同语言表达的响亮的“我去!”就此起彼伏地在队伍中响起,他们中很多人稚气未脱,还是第一次来空间站。执行过多次任务的张鹏以身作则坚定出列,并号召:“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出列!”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也用自己的语言喊出了这句指令。此刻,人类的观念冲破了历史、文化的局限,都选择把希望的种子总是留给年轻人——毕竟还有2500年要走呢。太空中应该是寂静的,但随着核弹的引爆,一层层的冲击波却好像发出了“啪嗒”“啪嗒”“啪嗒”的声音,这是义无反顾的长辈们对无限可能的年轻人最后的期盼和祝福。去吧,到远离危机的新家园去;去吧,到人类团结协作的新时代去;去吧,到人类文明的新可能去。

“灾难面前,唯有责任。”在人类文明的大危机之下,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人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挺身而出、通力协作,体现了人类在面对空前危机时的勇气和团结。世界是一个整体,全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望世界人民即使没有迫在眉睫的危机时,也能早日实现团结!

2023-02-1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16025.html 1 3 团结是人类文明的火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