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怡婷
日子像流水一样,蹚过了名叫光阴的小河。这因疫情而萧索了三年的冬天,也总算迎来了暖阳。回首过去的一年,似乎大部分时间都辗转于家庭和工作之间,日子过得单调又无趣。但等到一个人静下来细细品味,却又发觉,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实则也藏有不少惊喜和感动。
家庭,陪伴,温暖。2022年6月,拿了结业证书,拍了毕业照,吃了散伙饭,真正结束了四年的异地求学。从学校回归家庭,会发现生活里的小细节慢慢在改变:点外卖的频率降低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到家就能吃到的热腾腾的饭菜;原来需要靠微信视频和电话来抒发的情感,现在可以毫无保留地面对面表达;房间里的陈设也不再落灰,反而被零碎的小物件一点点填满……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让我感受到“家”带来的归属感,就如树叶找到了根,而我也回到了自己的避风港湾。作为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我们一家人彼此间表达情感是含蓄内敛的,但在过去一年,我尝试着和爸爸谈心聊天,虽然双方对突然的情绪外放有所不适,但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们已经适应且习惯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作,记录,新生。2022年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学生到从业者的身份转变。近一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新闻”和“记者”有了新的认识。从前对于新闻媒体的憧憬更多源自书本和网络,但当我开始进入这一行业后,我才发现背后的酸甜苦辣也别有一番风味。我享受采访的乐趣,享受日常奔波的忙碌,也喜欢用纸笔记录下城市的发展变迁、捕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冷暖。2022年的本土疫情,我以“记者”的身份见证了一座城市的温度和力量,看到了无数从“小家”中站出来照亮“大家”的无名英雄。为第一时间掌握疫情防控信息,身边的新闻工作者们闻风而动,一个个扛着机器、拿着纸笔奔赴前线。在这场全民抗疫的战争中,我也慢慢窥得了新闻的意义,找到了记者的价值。作家毕淑敏曾写道,“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我想我对于新闻事业便是抱有这种激情与沸腾。
生活,遗憾,成长。都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定程度上,遗憾也是一种缺失的美,可以让我们看见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真实。2022年,一位认识多年的朋友犯了事。得知此事时,我是惊讶的、生气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生气慢慢转变成了遗憾和惋惜。我不清楚这些年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九年前认识他开始,他带给身边人的永远都是积极正向的一面,然而事情的结局却让人倍感意外。数月已过,他在此事中成长了不少,也慢慢调整回心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但是每每想到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件事,朋友们总会一阵唏嘘。生活就像一张永远做不完的试卷,它不断给我们出着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观题,有时题目简单至极,简单到让人一不留神就会陷入陷阱;有时题目又繁杂难耐,让人下意识去躲避,但它的每道题目又真实到让我们无法忽视其背后隐藏的现实意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多年之后,当我回望2022年,回想起发生在这一年的一切,我想我会感激它给予的温暖,平凡细微但丝丝扣人心;也会感恩它教会我的那些人生哲理,让我明白激情源于热爱,遗憾才会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