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胡佳英
通讯员 曹金凤 倪燕勤
本报讯 最近,家住钟埭街道福臻社区时代福臻小区的老钱,替大儿子一家从社区干部方永清手里接过了一本“蓝本本”,那是“平湖市最低生活保障证”。拿到这张证,意味着老钱大儿子一家就被纳入了低保,从此可享受低保补助。“我只是来社区递交了材料,其他都是由社区干部帮忙代劳,真是非常感谢他们。”老钱激动地说道。
群众少跑腿,社区帮忙办,老钱体验到的这一便利主要来源于福臻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建设。“我们在社区居民会客厅建设过程中,建设了小型阵地,还配备了轮椅等人性化基础设施。”方永清说,阵地搭建后,可以帮助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众走出家门,更好地融入社区,共享美好生活。除了硬件设施建设之外,福臻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建设也明确了服务事项、建立了服务制度,比如定期走访低保户、残疾人制度,开展政策宣传、关心关爱活动制度等,从而纵深推进助联体服务点建设,真正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服务。
“申请低保,材料比较多,我也搞不明白,而且还要跑部门和街道,我也不认识。有了这个服务点,对我们办事群众来说,省事多了。”老钱有一对精神残疾的双胞胎儿子,大儿子长大后,独立了户口。因为大儿媳同样残疾,再加上有一个念小学的孙女,所以老钱大儿子一家打算申请办理低保。后来在福臻社区助联体服务点,他带着大儿子的身份证、户口簿等资料找到了方永清,并最终在社区干部的代办下,成功拿到了“平湖市最低生活保障证”。“有了这个,大儿子一家的生活就多了一份保障。”拿到低保证的老钱,嘴里念叨着感谢。
据悉,福臻社区是钟埭街道助联体服务点建设的试点,目前整个街道,助联体服务点建设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助联体,意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其建设旨在实现救助力量有机联合、社会资源广泛集结、救助服务便捷高效等目标。“钟埭街道正全力推进街道和村社区的助联体服务站(点)建设,今年将实现两级全覆盖。”钟埭街道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胡仿根说。
助联体服务站点深入建设,将广泛凝聚起救助服务的强大力量。作为与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村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将切实发挥相关作用,比如按照要求对辖区内困难对象开展探访关爱、送达“幸福清单”,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及时上报等。此外,村社区助联体服务点还将提供代办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针对困难群众家庭的实际需求,村社区助联体服务点也将尽一切可能协调落实救助帮扶资源,帮助他们攻克生活难题。”胡仿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