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交通大视野

平湖交通聚力建好“四好农村路”

助推乡村振兴 助力共同富裕

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如今,在平湖乡村广袤的土地上,一条条景观路、幸福路、产业路通往美好灿烂的明天。林中路是林埭镇主要的通村道路,公路上众多美丽元素,吸引着路人的眼球,让人慢下脚步,融入其中,享受美丽乡村“慢生活”;金虹公路集农业生态休闲、快乐骑行健身、地方文化体验为一体,让经过的路人为之赏心悦目;野丁公路上每一座桥的护栏自南向北被染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远远望去,恰似一道长虹,为田园风光增添了一抹亮色……在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进程中,今年我市还将杉山路、塔东路至杉青港公路、友秦公路、杉利路、杉青港村北新路这5条新改建农村公路列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将“交通先行”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口,因地施策,以“农村公路+”发展模式,努力将“四好农村路”建成党群干群的连心路、乡村振兴的幸福路、共同富裕的快速路。

以路带城

探索“农村公路+人居”发展模式

“这几年,我感觉周末回新埭乡下的路开起来越来越便捷顺畅了。”家住新埭镇杨庄浜村的陈女士欣慰地告诉记者,“以前回乡下的话需要绕到钟埭去,然后再开到新埭,很不方便。如今直接出城往东过三港大桥,上了乍兴公路很快就到家了。就算是走老路,大齐塘那边的桥也造好了,挺宽敞的。一路上,我还可以欣赏一下两边的冷杉树,感觉就像在画中游,心情别提有多舒畅了。”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着力建好示范路、样板路、精品路,全力打造“四好农村路”平湖样板,织就美好农村畅达网。而这一切,带给了老百姓最真切的幸福感。

在近日嘉兴市发布的关于核定嘉兴市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的通知中,我市林埭镇、新埭镇榜上有名。林埭镇自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以来,全面推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改善了域内交通通行条件,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努力消除制约林埭发展的交通瓶颈,共实施27个项目,总投资18155万元,涵盖全镇13个村社区,共新改建公路39.31公里、改建桥梁18座,优化了全镇乡村道路质量,提高了居民出行效率,为全镇居民打造了“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新埭镇以“打通农村公路、畅通自然村落保留点、连通沪浙毗邻道路”为目标,结合村庄整体规划,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紧沿“补短板、促发展、惠民生”主线,统筹“建、管、养、运”发展,圆满完成2018-2021年“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共完成改造农村公路37.72公里,涵盖全镇11个村社区,总投资12780.29万元,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出行效率,改善了农村路域环境,助推了农村产业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同发展。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150.907公里,其中县道233.884公里、乡道283.328公里、村道528.727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207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100%。全市农村公路桥梁达1064座,其中县道桥梁261座、乡道桥梁493座、村道桥梁310座。制订并施行《平湖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钟埭街道、曹桥街道、新埭镇、新仓镇、广陈镇、林埭镇6个镇街道成功创建为嘉兴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有力推进了城乡共享、群体共享、市域一体化进程。

以路兴村

打造“农村公路+文旅”发展模式

“以前我经常听人说林埭的俞家浜景区风景优美,但从未去过,趁着游1路旅游公交的开通,我真正领略了俞家浜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家住当湖街道的曹女士这样说道。“平湖市区—俞家浜(棒球小镇)”游1路旅游公交专线全长约14公里,投入2辆氢能源公交车营运,从育才路公交首末站发车,沿途共设置23个站点,涵盖了关帝庙、南河头、俞家浜棒球小镇等7个景点。

“平湖市区—俞家浜(棒球小镇)”游1路旅游公交专线的开通,是平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同时,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借助公共交通这一流动大平台,把党建工作做到人流量多、辐射面广的公交车上,将公交旅游专线打造成为一条亮丽的党建示范线。通过客运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了“运游结合”的新模式,一方面满足群众不同的公共交通出行选择,另一方面带动了周边旅游景点的发展,盘活了地方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了交通力量。

打造美丽农村路,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乡村旅游新活力。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了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推动农村公路与山水田林湖等自然景观以及中国航天科普馆等人文景观的深度融合,实施公路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打造“畅、安、舒、美”的美丽乡村风景线。建成市级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全长128.8公里,串联旅游景点50余个、美丽乡村精品村29个。创新“运游结合”模式,秉承“以公交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客流”的发展理念,推进3A级景区村庄公交线路发展。开辟“平湖市区—俞家浜(棒球小镇)”游1路旅游公交专线,利用旅游公交专线将平湖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串珠成线”,樱花小镇、明月山塘、果香俞家浜等景区景点实现闭环。助力举办农民丰收节、半程(国际)马拉松大赛等活动,全力助推美丽经济和文旅产业增收。

以路促产

巩固“农村公路+产业”发展模式

杉山路位于新仓镇杉青港村,道路两旁分布着多个花卉基地,是一条花卉产业路。但是原先并不十分通达的农村公路,成为了花卉产销融合发展的一大瓶颈。我市投入1713.9万元,对杉山路进行了改造提升,实施了3.4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沿线新建桥梁4座,并完善了标志标线、公路绿化、路灯亮化等附属设施,公路面貌焕然一新。便民农村物流点、停车场、城乡公交……杉山路的改建提升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连接了美丽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道路兴,则产业兴。市交通运输局将农村公路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基础“骨架”,打造农村产业发展之路。秉承“交通围着产业转、产业依托交通兴”的理念,结合我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以“瓜、果、菜”三大主导产业为特色,高质量连片发展西甜瓜、浆果、优质蔬菜等优势产业,区域品牌年销售额3亿元。依托农村公路网络,推动农村电商行业发展壮大,培育电商专业村18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3.79亿元,同比增长55.97%;助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截至10月底,全市今年新增家庭农场165家,家庭农场总数达944家(其中个体工商户886家、有限公司41家、个人独资企业17家),专业合作社4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分支机构15家,促进了城乡形态转型升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

■记者 戴绯绯 通讯员 唐翊瑄 苗 勤

2022-11-11 助推乡村振兴 助力共同富裕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85165.html 1 3 平湖交通聚力建好“四好农村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