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记者 华婷婷
基层单元是全省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标志性成果。在平湖,各级人大在基层单元里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汇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基层“小单元”,激活了民主“大活力”,释放了治理的“大效能”,不断拓展平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实践。
人大当湖街道工委:
智解“停车难”
近年来,小区私家车数量不断上升,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人大当湖街道工委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基层单元作用,智解“停车难”问题。
“如何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我觉得精准选题是关键。”“要聚焦百姓实际需求,提好意见建议。”1月10日,当湖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重点围绕“人代会议案建议”开展主题接待活动。
短短的2小时,选民群众与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充分交谈,最终选定了5个建议议题,其中徐晋提出的“关于改善市内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建议”得到选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及广泛关注。
“城南新村属于开放式老旧小区,停车位极少,但有一闲置地块,建议改造停车场,可扩建车位30余个。”徐晋提议道。“园乐新村也有类似情况,政府部门应合理规划小区空间,适当增加停车位。”市人大代表于晨怡随即附议。“居民群众对衣食住行的满意度,一半取决于停车的便捷度。”徐晋接着说道。
“接下来,我们就以‘人代会代表建议+联络站督办’的形式紧盯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力求取得实效。”当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胡传英表态道。
6月8日,城投集团作为“指定”部门进代表联络站接待,向群众及代表通报建议办理情况,按计划规划停车位,并配建照明、监控设施,完成后交由社区负责日常管理。
如何化解老旧小区“停车难”这一民生痛点,通过基层单元全过程接待给出了具体答案,让居民真正享受“家门口”的便捷停车。
“独居老人多、停车难”是住在凝翠嘉苑居民老生常谈的问题。为鼓励子女多回家看看,街道办事处联合物业预想推出“孝心车位”。
“‘孝心车位’能极大解决子女‘停车难’问题。但目前怎么不推行了?因为找不到地方停车,我女儿只能送点东西就走,到楼上喝杯茶也成了难事。”家住凝翠嘉苑的李阿姨在梅兰苑联络分站问道。“老小区车位本就紧张,增设‘孝心车位’难度较大,管理也跟不上,就暂缓推行了。”梅兰苑社区书记朱海明回应道。“不能因为管理难度大,就不推行了。答应了老百姓的事,就一定要办好。”当湖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吴永强严肃地说。
为此,当湖街道联络站再次聚焦“健康养老服务”主题开展接待,尤其针对“关于增设孝心停车位,加强老年人心理关怀的建议”进行了专题讨论。“老人养老,关键是子女的悉心陪伴。”市人大代表吴燕谈道。“增设孝心车位,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是对老人心理上最大的慰藉。”市人大代表陈剑梅响应道。
就这样,街道工委以基层单元建设为契机,在线下同步健全群众意见分级分站接待,深化和拓展了联络站“商”的功能。仅过一周,被暂缓推行的“孝心车位”正式推出了。
“我们可以从联络站驾驶舱主题活动中,直接看到大家对推进错时共享停车工作的建议,落实跟踪监督。”胡传英介绍道。
2021年,农业银行平湖市支行委托第三方管理停车场并接入“在平湖泊车”平台,实行远程智慧收费管理,解决了车位白天被固定车辆长期占用导致银行客户临时停车难的情况,车位周转率大幅提高,也为银行带来了收益。“建议推广错时共享智慧停车项目,走出‘停车难’胶着状态,让智能化照亮群众共富之路。”市人大代表褚珠平在破解停车难、停车乱“金点子”征集中反映道。
为办好代表“金点子”,助推项目落地落实,街道工委聚焦错时共享智慧停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联络站线上线下“双接待”形式,深化和拓展联络站“督”的功能,结合“六访六促”主题活动,第一时间搜集意见建议。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数字化支撑三个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让车主知晓错时共享停车,并能熟练进行智慧化操作。”在活动中,代表们纷纷表达了意见建议,街道工委以工作建议的形式上传至省基层单元平台,全程实时跟踪动态监督。
目前,在人大代表的跟踪监督下,市区中医院和滨湖新村已基本实行错时共享停车模式,通过智慧停车实现了“停车自由”。
7月25日,街道工委再次在省平台参与立法监督模块中,重点关注《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贯彻落实情况,聚焦停车问题,搜集意见建议37条,在智解“停车难”问题上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独山港镇人大:
安置房楼地面怎么做?代表和群众来做主
市独山港镇人大连续四年监督农民安置房建设,助力农民住房真改善,群众为此纷纷点赞。
今年,独山港镇将有884套安置房完成交付,314个拆迁家庭将得到安置。为助推提升工程质量,今年3月,独山港镇周圩人大代表联络室再次开展接待选民活动,听取群众对安置房项目建设意见建议。活动中,陆老伯向代表们反映:“我家是独山港社区的拆迁户,安置房港城花苑项目目前还在建设中,我从几个拆迁户朋友那里得知,交付的安置房楼地面有裂缝的情况。”安置房质量事关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参加接待的人大代表心头一惊,决定马上反映情况。
潘晓、徐红芳等几位人大代表认真记录了陆老伯反映的问题,并编辑输入了平湖数字人大“六码民情通”。镇人大办接到信息之后,第一时间转交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建中心(港城花苑项目业主单位)。接着,人大代表们实地到港城花苑项目开展视察,录制了浇筑过程视频,继续传输到平湖数字人大“六码民情通”平台。公建中心技术人员指出,如今使用的方法是传统的方法,成本低,容易出现地面开裂和空鼓情况,但也不会影响楼房的整体安全。公建中心目前已经掌握一种新的楼面做法——自流平地面做法,成本高,但平整度高、施工快速、不需传统养护,不会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通病情况。
6月,镇人大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和安置户代表,来到港城花苑项目部,在镇公建中心和施工单位的陪同下,现场视察安置房项目建设情况。先参观两套不同地面做法的安置房样板房。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部门对不同地面做法的介绍,现场询问两种地面做法的优缺点,解决心中顾虑。最后开展举手表决,由现场的人大代表和安置户代表以举手投票的方式,决定港城花苑安置房楼地面做法。
7月,经镇党委班子会议讨论通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建中心与建设施工单位正式确定地坪施工方案,决定在工程施工中予以采纳新型自流平地面做法。
8月10日正式进场施工后,代表和安置户们时不时地到建设现场视察,“从来没有想到安置房怎么建还由我们安置户来决定,这真的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啊!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安置户王大姐笑着说。
新仓镇人大:
打造百姓家门口“有智又有味”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宽敞明亮的大厅、干净整洁的环境、数字化演示屏、代表风采墙、代表接待室、普法阅吧等功能区块一应俱全。位于新仓镇芦川社区的高颜值“数智味”人大代表联络站,推门便是人来车往,选民们经常挎着菜篮子到站里和代表聊琐事、提建议、话发展。
开展经济稳进提质“十大百日攻坚行动”主题接待活动、国家机关负责人进站听取意见、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新仓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持续释放人大味,让群众真切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家门口。
“我家屋后的河里有棵倒伏树木,堵塞河道好几天了,一定要尽快清理,避免影响水质。”“天气这么热,要及时打捞水面漂浮物,清理坡岸便道的杂草和垃圾。”“安排定期巡查,及时处置沿岸乱堆乱倒行为也十分必要。”近日,新仓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国家机关负责人进站接待,召开了一场“问河长、提建议,助力水清河畅”的助力水环境攻坚主题接待活动,邀请了部分市镇两级河长参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在本场接待活动结束后,联络站第一时间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和选民开展“一日巡河”活动,现场督查镇域水环境治理情况。针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代表们梳理汇总、分类归纳,及时向联络站提交关于水污染防治、稻田退水“零直排”、河长制落实等意见建议。
“民生无小事,虽然只是一日河长,但是对我镇水环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周边居民反映的意见建议,我也会在询问会上专门提出……”市镇人大代表沈永良说道。8月底,联络站组织开展水环境治理专题询问会,进一步加码“督”“促”功能,更好助推新仓镇水环境“长治久清”。
“效率真高啊,一次接待加上一次巡河,这2天就有工作人员把屋后河里的倒树清理了。”居民黄阿姨十分满意。
“升级后的应用场景用着更顺手了,新增大数据分析、热词提炼、闭环量化等功能,能让我们更好了解百姓诉求,也进一步提高了部门答复、办理速度。”镇人大代表陈燕林作为两届连任代表,十分感触应用场景迭代升级带来的小惊喜。全新迭代升级的新仓镇人大基层单元数字驾驶舱更加注重市-镇-村(网格)三级的协同协作,并对议案建议、民生实事、履职活动、民情直通等八大核心应用进行提升完善,形成“一舱二屏二码多应用”的数字格局。
“新仓镇中心医院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各项医疗设备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提升,但是在适老服务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请予以重视。”镇人大代表胡丽花在走访选民过程中了解到有百姓因医院地砖过高,在体检过程中摔了一跤后,立刻拿出手机,通过民情直通模块提出相关建议。
联络站线上交办后,部门第一时间答复,并就医院适老化服务立查立改,从改善设施入手,在院内各通道和楼房入口均设置了无障碍斜坡道及扶手,并张贴求助电话,确保老年人需要求助时第一时间响应助力。今年以来,“民情直通”收到各类留言14条,办理答复率100%,其中4条意见列入人大主席团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新仓镇人大以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为契机,推动联络站硬件改造、软件升级、制度重塑、功能拓展、活动提效、数字赋能,打造“升级版”的代表联络站和线上线下、多跨协同的基层单元,实现代表联系群众“无时差”。同时,梯次推进全镇代表联络室的基础提升工作,推动4个联络室“下楼出院”,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基层单元实现全天候开放、零距离联系、高效能服务。
新埭镇人大:
危险路口变迁记
“溪漾小区边上的十字路口终于安装红绿灯了,我们老百姓横穿马路放心了,真的要感谢人大代表啊!没想到我去了一趟人大代表联络室反映情况,效果竟然如此好。”新埭镇牌楼村村民顾大伯在村里面遇见人就说。
顾大伯口中的路口,就是新埭镇牌楼村平兴公路与溪漾路的交叉口。如今,虽然正值下班高峰,来往车辆穿梭不停,但是在红绿灯的指示下,路面通行顺畅,一切井然有序。
今年3月初,顾大伯去集镇购买物品。路过新埭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牌楼村联络室,看到里面有好多熟人聚在一起。经打听,原来是人大代表在接待选民。眼熟的市人大代表、牌楼村党委副书记严方英正坐在中间。
他便入室而坐,听着大家的讨论。脑子里浮现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十字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已经夺走9条性命。于是,他提出了在溪漾小区旁边的平兴公路上安装红绿灯的建议。
“该路口多年来一直没有红绿灯,来往的车辆都会‘往前抢’,这就苦了我们横穿马路的村民,要穿过该路口只能瞅准时机,乘机而过。”
“那还是胆子够大的,胆子不大的,一等就得十来分钟。”
“是啊,是啊,特别到了晚上视线不好的时候,风险就更大了,每次夜班回来路过都要担惊受怕,怎么就不给我们装个红绿灯。”
一提起这个“死亡路口”,联络室内一下就炸开了锅。正在接待选民的严方英和其他几名镇人大代表,听得揪心。便一一记录,并表示,这个“死亡路口”我们管定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作用,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防线,严方英和其他几位人大代表就此展开了调研。
第一站是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新埭镇辖区,省道上、县道上、镇级道路上有多少路口?”“路口建设时,是否考虑了行人的安全?”一个个问题,让村镇道路建设办公室一阵忙乎,边翻资料边统计。代表们画了一个示意图,新埭镇的道路状况一目了然。
第二站是市交警大队新埭中队。“新埭镇辖区大大小小有200多个路口,有几个安装了红绿灯?”“安装红绿灯有什么规定,哪个部门负责安装?”“平均每年因为过交叉路口而发生交通事故有几起?”接待的交警被人大代表的敬业而感动,一五一十地把具体情况说清楚。
通过调研,人大代表们惊讶地发现,像平兴公路与溪漾路的交叉口那样危险的路口还有好几个。严方英顿时想到,年初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票决产生了10件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道路改善项目就是其中之一,改造310个道路交叉路口是年内的目标任务。
今年7月的一天,严方英和其他几位人大代表冒着酷暑来到了市交通运输局。说明来意之后,相关负责人急忙解释:“这一项民生实事项目,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加上高温天气,进度延缓了。我们已经制订计划,新埭有28个路口要改造,力争在11月底全面完成。”
一席话让人大代表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7月底的一天,严方英接到了新埭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的电话:“喂,严方英代表你好,市交通运输局昨日召开了道路改善项目推进会。新埭镇将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就从平兴公路与溪漾路的交叉口开始。欢迎你们人大代表继续进行监督。”
接到这一消息之后,严方英和其他几位人大代表再次来到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了解计划改造的28个路口的具体位置。
“这个路口的水泥路已经裂开,最好浇筑柏油。”
“这个路口人流量很大,路口最好由两车道变为四车道。”
“这个路口的红绿灯,最好配上右转指示灯,因为东西向的人流特别多。”
……
人大代表们把平时从群众中了解到的意见,汇聚成了一条条建议。
8月的一天,严方英和其他几位人大代表开着车,巡查各路口的建设情况。每到一处,都下车与施工人员交流几句。“既要讲进度又要讲质量。”“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天气炎热,要利用早晚时间。”……大家把道路改造工程看作是自家造房子一样,千叮万嘱。
从危险路口到平安路口,从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民声到人大代表的牵挂,再到政府部门的认真落实,让更多像新埭镇牌楼村村民顾大伯那样的人,感受到了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好,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