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从装了这一排椅子,感觉就像有了阵地,我们平时闲话家常也更舒心了。”“是啊,而且路边还装了警示桩,更安全了。”……说起小区门口主干道旁的新光景,钟埭街道花园社区花园东区的居民们赞不绝口,连连称“帮我们解决了一件烦心事”。而这便是我市“千名干部访万家”网格连心大夜访活动的有效成果。
原来,花园东区是安置房小区,住户大多是从农民变居民,保有邻里间搬个板凳话家常的生活习惯。以往,小区居民大都是聚集在小区门口的主干道两侧,坐在自己带的板凳上闲话家常,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但也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钟埭街道)党工委委员徐芸在夜访中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沟通,在“板凳夜话”这样接地气、聚人气的形式中,大家也打开了话匣子,提出了“安装座椅”“开辟专门场地”等意见建议。了解到诉求后,徐芸第一时间联系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张斌商讨方案,同时邀请居民代表开展对接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小区内安装一排爱心转角椅,并在路边设置警示桩,“隔离”过路车辆可能带来的危险。“我们在国庆节前就完成了改造工作,现在喜欢来这里的居民也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很满意。”张斌说。
夜幕时分,千名干部走万家,一条板凳话家常,成了近日平湖各村社区最美的风景线。聚焦“察民情、解民忧、连民心”,近期,我市开展了“千名干部访万家”网格连心大夜访活动,创新打造了“板凳夜话”品牌,全市领导干部深入村社区、网格,以一条板凳为桥梁,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话冷暖,在心连心的沟通中寻访社情民意、摸清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排除风险隐患、密切干群关系。“与以往全体党员干部网格大走访不同的是,此次网格大夜访主体是市镇两级领导干部,通过力量全下沉,实现村社网格全覆盖,在常态夜访、重点走访、条线走访等形式中,宣讲政策、听取民意、化解矛盾。”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板凳夜话”将成为长效机制,每月15日将固定为连心夜访日。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板凳夜话”3689人次、入户走访5817次、驻点指导356次、重点走访1984次。
新仓镇秦沙村眉家苑居民对小区开通天然气意愿普遍比较强烈,相关领导在夜访中了解这一诉求后,及时与市天然气公司对接沟通,当前小区天然气开通民意收集工作正在进行中;曹桥街道横河新村居家养老设施满足不了现实需求,街道领导积极对接资源,已完成阵地协调、设施配置,老年人活动场所面积扩大100平方米……板凳听民意,夜访解民忧,网格连心大夜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基层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做好夜访的后半篇文章,我市也建立了民情民意的闭环处置机制,针对夜访排摸掌握的各类问题诉求,现场能够办理答复的“马上办”;现场不能办理的,则利用“浙里网格连心”系统和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进行“村—镇—市”三级分层分类流转处置,实现从夜访到反馈的15天闭环管理。同时,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主要负责部门牵头,相关涉及部门参与,共同成立破难组进行“破难办”;现阶段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确保形成一套便于操作、行之有效、广泛参与的“问题墙”“回音壁”机制。截至目前,搜集各类问题741个,已办结518个,群众满意率100%。
■记 者 李雨婷
通讯员 姚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