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毕业季,刚从浙江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姚峰选择入职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有同学先过来了,感觉很好,就推介我加入。”姚峰说,回老家平湖工作,是他四年前就决定了的。“我学的是自动化,平湖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姚峰说,他目前在公司总工程师室负责数控机床软件检析等工作,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所学;且对于像他这样的青年大学生,企业非常重视,安排了老员工“手把手”传帮带。“组长、课长都毫无保留地指导我,让我在短时间内就提升了很多实践技能。”姚峰开心地表示,他对目前的薪资待遇也很满意,不加班月工资也能拿到六七千元,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符合期待。
“我们公司非常需要技术研发型的青年大学生。”津上机床人事总务部副部长黄家培说,津上机床以精密技术为基础,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高精密数控机床,应用型人才需求较大。
“每年的9月1日,公司都会举行新毕业生入社仪式,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又有100多位青年大学生加入了我们。”黄家培说,这几年企业不断拓展招才引才渠道,除社会招聘外,还专程赴大专院校设摊招聘,并与多所职业技术类院校开展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现在公司2000多名员工中,青年大学生有700多名,占比35%。”黄家培说。
我市人才政策的不断完善优化,也为企业引才、留才增加了底气。去年7月入职津上机床的徐伦是安徽安庆人,硕士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刚来的半年,他住在公司免费提供的职工公寓,两人一间,生活设施齐全。他还申请到了1万元工资外津贴,“这笔人才补助可连续申请5年,总共5万元。”黄家培告诉他。由于妻子在南湖区工作,徐伦目前把家安在了南湖区。“虽然上班要从南湖区赶到平湖,但津上机床的工作很适合我的专业所学,更有利于我的事业发展,还会一直干下去。”徐伦说,他所在的改善推进部,承担着对产品结构进行改良设计、对机械设计作进一步优化的职能,岗位关键,他也乐在其中。
“青年大学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中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侯四海说,这几年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知识强、专业技能精、富有创新力的青年人才供给。为吸引更多青年大学生来到平湖、留在平湖,这几年我市在支持政策上持续发力,不断升级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在今年6月人力社保部门出台的政策中,就给出了就业岗位补贴、工资外津贴、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购房补贴等多项福利。
“9月1日起,我市实施的人才新政3.0版中,对青年大学生来平创业就业又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侯四海说,入职平湖企业的硕士、副高、高级技师、毕业5年内的“双一流”高校及QS前200名高校本科生等F类人才,可享受35万元购房补助和5万元生活补助,本科、技师等G类人才可享受15万元购房补助和1万元生活补助。企业引进青年大学生的,按1000元/人给予奖励,当年度引进10人以上的,给予5万元至20万元的引才奖励。此外,此次调整后的新政不再强调首次购房,意味着无论是否在平湖买过房,只要没享受过购房补助政策的人才,都可享受一次,这也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平湖学子能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接下来我们打算推出‘青年驿站’,为来平求职、面试的大学生提供一周免费住宿服务。”侯四海说,初入社会的青年大学生,尤其需要特别关心关爱,一间“青年驿站”,可以缓解他们奔波求职的焦虑。此外,今年我市还将建起“青年大学生之家”,更好地服务青年、引领青年,让青年大学生在平湖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快乐。而心安之处,就是归处。
■记 者 汪锦秀 林旭东
通讯员 李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