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专版

平湖财政深化招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财政部门做实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登记工作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财政服务,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招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努力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招标预算审核“加速度”,加大评审力度保障重大项目投资审核“精准度”,清理招标文件不合理限制提升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持续优化全市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力争办事审批跑零次。已上线平湖市预算编制 (项目审核)中心项目管理系统,对我市预算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公开招投标项目的预算审核实现全流程线上审批。今年以来共完成36个项目预算控制价线上审核,累计送审金额21亿元,有效减少了审批程序冗余,提升了评审效率。

加大投资评审力度,推进评审工作精细化。在简化招投标工作程序的同时加强项目预算评审工作,出台预算审核评审考核管理制度,健全中心稽核机制,认真复核项目工程清单、定额及工程量,避免项目清单错项、漏项,确保项目预算评审质量。今年以来审定38个项目预算控制价审核,累计核减投资2937.02万元,核减率1.53%。

集中清理不当限制,确保招标环节阳光化。市财政局积极会同市发改局、市政务数据办、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项目主管部门加强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持续清理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投标人资格要求,整改评标办法中设置不当的资信评分,避免存在对潜在投标企业的歧视性、差异性条款。

财政部门多举措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

近年来,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化改革要求,强化财政资金保障,有力推动了数字化改革落地落实落细。

创新预算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各部门(单位)单独编报信息化建设预算模式,将全市政务信息化资源通盘考虑,统一编制预算。建立部门联审机制,联合大数据中心、发改、审计、经信等部门,对单位申报的信息化项目联合预审是否同意建设,同时邀请信息化专家对申请经费进行严格把关。自去年以来,共开展项目联审32次,预审项目269个,节约经费1.41亿元。

障重点项目建设。已累计安排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1.35亿元,全力保障信息化项目落实,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其中,我市在全省首创“感智汇”物联感知数据融合服务平台,去年和今年分别安排支付资金2325万元和2092万元重点支持,该平台获《人民日报》点赞,并入选2021达沃斯论坛“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主旨报告七个样本之一,全面开启县域“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全域智治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打造县域集约化基层治理服务体系。

完善台账统一管理。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台账,对所有项目从预审信息、指标下达、支付进度都进行统一管理,要求金额超过500万元的项目作专家论证,超过100万元的项目作监理。对于年内下达未使用完毕的项目指标将在年底统一收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今年7月以来,市财政局进一步加强全市会计人员信息管理,强化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有序建立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实现对会计人员从入职到离职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稳步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作开展以来已新增登记近200家法人单位,新增单位绑定成功会计人员600多人。

该局

设置专门答疑人员,确保此项会计信息采集工作做得“快、全、好”,并配备好软硬件办公设施,方便进行现场采集,全力保障我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有序进行。采用办公OA系统、财政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做好前期政策宣传,并且充分利用各类相关微信群、浙政钉群等有针对性地向会计人员宣传相关政策及要求,加快推进全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工作。针对信息采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作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答疑,作为通知附件下发供会计人员参考;对信息采集提交内容不符合规定的,及时反馈沟通原因及要求,有效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安排专人接听咨询电话,统一解答信息采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严格审核会计人员所填报的信息与上传的相应附件,在加快进度的基础上,确保审核质量。

2022-09-08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66736.html 1 3 平湖财政深化招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