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说了,只要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等这个草莓大棚建成使用后,我每年年底都能拿到3000多元的保底分红,对我这个孤身一人的低保户而言,这是笔大收入呀!”时值立秋,65岁的广陈镇山塘村村民张在发站在山塘村草莓共富大棚前,掰着手指计算自己的“额外”收入,笑得合不拢嘴。
低保户变“股东”,老张身份的变化,正是源于山塘村的提低共富计划。“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要让村里全体低保户都搭上这班‘共富班车’。”伴随着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金建东的话语,一个占地面积17.5亩的草莓共富大棚“拔地而起”,全村26户低收入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该项目建设,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的巨大转变。
“草莓共富项目是我们村的提低项目,为了让帮扶成效最大化,我们将土地流转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按比例进行测算和落实,参与的低收入家庭土地流转收益可以翻一番,让低收入农户增收再上新台阶。”金建东说。据了解,参与草莓共富项目的低收入家庭按照股金10%的比率获得保底入股分红,预计明年1月将实现首次分红。同时,草莓销售盈利利润部分,届时也将按照各自股权进行二次分红。“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的新模式,不仅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更让山塘村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之路。
一颗草莓看共富。在广陈,草莓已成为了甜蜜的“致富果”,不仅盘活了农村经济,也富裕了村民。8月5日,由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农资商店主等20位果蔬企业会员在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平湖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草莓产业分会。虽然大家身份各不相同,但始终以农业项目资源共赢为抓手,以产业共富为目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谈起今后的发展,平湖市草莓产业农合联理事长、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淑萍也是自信满满。“平湖市草莓产业农合联的成立只是一次契机,之后我们将以长三角草莓种质种苗研发中心为龙头企业,以科技兴农为目标,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草莓产业提档升级。此外,我们还将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大力提升草莓种植技术,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最终形成从育苗—生产—管理—销售等全产业链的草莓共富联结体。”尹淑萍说道。
农业项目“一子落”,聚变共富“满盘活”。近年来,广陈镇充分发挥着龙头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为纽带,串联起产业主体、村集体、政府、农户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了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精准供给,拓宽了村级增收致富的途径,践行着“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落下”的庄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