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家乐
本报讯 近日,市交通运输执法队在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石化产业园进口处通过数字化监管手段,采取精准布控,查获一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违法案件。案发前执法人员在比对运输企业申报的进园车辆卸货申请单后,通过“浙运安”平台查询发现该车辆本次运输中运单没有进行“进浙填报”,存在违法嫌疑。针对这一情况,执法人员与应急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获取了该车辆进入园区的具体时间,提前进行布控,现场查获了该车辆未按照规定制作危险货物运单这一违法行为。
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石化产业园一直是我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据了解,每天进出该园区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400辆左右,而且其运输的危险货物较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及易燃易爆物资。为切实加强该园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领域关键环节的管控和安全,我市交通运输执法队与独山港镇应急管理办通过联勤联动会议后商讨制定了利用各自数字化信息平台,进行资源共享的执法机制。
独山港镇应急管理办通过“危险货物车辆出入园区申请系统”这一应急管理数字化平台,与交通运输部门资源共享,可以精准掌握次日出入园区车辆信息,交通运输部门组织人员通过“浙运安”对车辆信息逐一开展信息比对,真正做到全覆盖监管、精准执法。同时,双方执法部门通过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资源共享这一机制,能更好契合各部门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并通过资源共享这一机制真正实现数字化赋能,将安全生产从线下走向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风险管控质的提升。
此次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有力助推了各执法部门联动监管。同时能更好地深入危险货物运输源头监管,重点围绕运输企业的重点监管内容,切实提升园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水平,除险保安护航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