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艺苑

沈建江美术作品选

创作与心得

2022 《70印记·二》入选第四届中国粉画展。

2022 《70印记·三》《尘封的记忆·二》受邀参加浙江省第四届粉画优秀作品展。

2021 《70印记·三》入选上海粉画作品展。

2021 《海湾》入选浙江省第十六届水彩粉画展并获“学术奖”最高奖。

2021 《70印记·一》入选浙江省第八届青年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21 《尘封的记忆· 三》入选“乡村振兴、童话云和”浙江省美术作品展。

2021 《尘封的记忆·三》入选粉画艺术(中国)年度展并获“年度最佳静物奖”。

2020 《奉化老巷》入选“乡村振兴、和美奉化”浙江省美术作品展。

2020 《复工》《静物》入选美国Pastel 100 并分别获得“风景荣誉奖”和“静物荣誉奖”。

2020 《尘封的记忆·二》 入选第四届苏州国际粉画双年展并获“三等奖”。

2020 《海边的船》受邀参加海南国际粉画邀请展。

2019 《此岸连彼岸》《鱼》《静物》受邀参加浙江省优秀作品展。

2019 《此岸连彼岸》入选2019粉画艺术(中国)年度展并获“年度荣誉奖”。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创作总是以我们的生活体验为基础。作为艺术创作,它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情感,而创作主题、情感又来源于生活的积累。任何艺术家在进行创作之前都是经历了一个深入生活、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并在生活中选取触动自己心灵的素材来进行加工和创造。脱离了生活基础的作品,缺乏深刻的精神体验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矫情乏味的东西。

绘画语言的构成除了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绘画语言不应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将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而粉画作为绘画的一个门类,它同样是在二维空间内,通过色彩、线条和形体来模拟客观事物的形象。和另外的画种一样,同样也包括许多方面,如创作的来源、立意、题材、画面构成、色彩等,甚至有时候也会涉及某种工具的辅助运用等等。但归根结底,我认为其中最根本的要素,就是创作的来源及创作的意义。我们以生活为深厚的创作源泉,而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就是要求我们尊重生活的真实,尊重生活的体验,以生活为原本,有感而发;高于生活就是要求我们用个人的艺术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对生活、对艺术的认识,使我们能够在普遍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掘真善美。

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所以,艺术创作首先是人类抒发情感的需要,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美术作品中,通过这些形象的反映和色彩的应用,表达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人生有顺境与逆境,有成功与失败;有进取的意志,也有堕落的颓废;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而这些人生际遇与情感都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我的粉画创作“70印记系列”的灵感便来源于我们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从小就对自行车有着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之所以会选择老式自行车作为创作对象,也是因为每当我回乌镇老家,看着父辈留下的那些破旧不堪的老式自行车,每当触摸它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父亲骑着它上下班,得闲时载着我穿梭于古镇小巷……可如今父亲已经不在,更是出于对父亲的一种怀念之情,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创作出有关于儿时记忆的作品,带着我满满的回忆,将自行车融入其中。一定要将它以完美的创作手法、艺术语言展示给观众,让记忆永恒!

最近我还试着用水彩创作,《牧羊女》和《郎木寺的午后》就是我近期的尝试作品。我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不应该局限于只用某一种媒介去创作,应该大胆尝试不同材料的运用,甚至还可以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如此,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精神感受。希望自己能够有所突破,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的视觉感受。

2022-08-02 创作与心得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55123.html 1 3 沈建江美术作品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