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家乐
本报讯 步入夏季,天气炎热,驾驶人易感到烦躁、疲劳,天气的快速变化会对驾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车辆爆胎、自燃、发生故障的概率变高。“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近日,记者从市交警大队了解到,截至7月17日,我市发生交通事故1852起,环比同期1729起,增加123起,上升7.1%,夏日炎炎,行车更需谨慎。
夏季路面温度常常达到50℃以上,行驶中胎压过高成为高频问题。在行车过程中明显感到车辆震动十分厉害,乘车舒适感明显下降或胎压异常指示灯亮起都表明胎压不适合使用要求或出现轮胎破损等情况,应对胎压进行检查。胎压过高还会导致轮胎抓地力降低。长时间在高速上行驶,胎压过高容易引起轮胎爆破,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发生爆胎要采用点刹方式刹车、缓慢降速,切勿急刹。及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警示其他车辆。待车辆停稳后,要及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辆后方放置三角警示牌,警示其他车辆驾驶人注意。如有备胎,且自己有换胎经验的驾驶人,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更换轮胎。如没有,要及时拨打救援电话。如果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爆胎,与其他车辆或护栏发生碰撞,驾驶人将车停稳后,车内全体人员要快速转移至护栏外等安全地带,不要在车道内停留或应急车道内逗留,同时,要在车辆后方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并拨打报警电话。
交通安全问题预防总是第一位的,各位司机朋友要养成检查车辆的习惯,夏季则着重检查轮胎的温度和气压。此外,一旦发现轮胎温度过高,一定不要用冷水泼浇轮胎来“帮助”降温,这样会导致胎面和胎侧胶层各部分收缩不均而发生裂纹。同时,水温指示灯、机油压力指示灯等警示灯亮起时也要及时检查车辆、添加机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水温指示灯亮起时,说明车辆温度过高(俗称“开锅”),严重时发动机盖内甚至会突然冒出白色的水蒸气。此时不要马上熄火,因为冷却系统的水泵都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只要一熄火,发动机各部件都维持着高温状态,有可能加速发动机的损坏。
车辆需要多检查、多保养,司机朋友们在夏季也需要注意休息。长时间行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驾驶,遇到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出行,职业司机朋友可以在中午进行简单的休息,避免高温的同时保证午后工作精力充沛。据统计,疲劳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段为深夜(0时-2时)、清晨(4时-6时)和午后(11时-13时)。建议职业司机朋友全天累计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日间连续驾驶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2小时,要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并严格执行凌晨2时至清晨5时停车休息的规定。
此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避免疲劳驾驶的好方法。司机朋友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防止眼睛干燥、疲劳,多吃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可以减轻驾驶中的焦虑和烦燥感;饭量以七八成为好,勿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