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专版

睡眠不好,如何有效进行调整?

失眠就像“发热”“咳嗽”一样,其实只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很多种躯体疾病、药物因素和精神心理障碍等。其通常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而引起:

素质因素。是指失眠的发病基础,包括失眠的家族史、身体高觉醒状态、焦虑性格等。

诱发因素。是指触发失眠的生活事件,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有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过大,以及外伤、躯体疾病、倒时差等。

维持因素。是指失眠以后所采用的不良应对方法,比如晚上提前上床睡觉,早晨赖床推迟起床,白天过多补觉,以及饮酒助眠等。

按常理来说,诱发失眠的“生活事件”消失以后,失眠应该自然痊愈。然而有研究显示,失眠发生1年后仍然有70%的人在失眠;失眠发生3年后仍然有50%的人在失眠。

失眠难愈,该如何调整呢?一是正确面对疫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变化,调整心态;二是依旧按照既往上班时间作息,保持规律;三是调整灯光、改善卧室睡眠氛围,改善环境;四是午后尽量不喝咖啡、茶等刺激性的饮料;五是在睡觉之前做好入睡准备,不做与睡觉无关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玩手机等;六是白天加强运动,办公一段时间适当在室内活动。

那么,一天到底睡多久合适?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的专家在最新的研究中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所需睡眠时间给出建议:新生儿每天应睡时间14至17小时不等,成年人每天保持7至9小时,而65岁以上老年人能达到7至8小时就可以了。

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于睡觉,虽然睡眠和食物、水、空气一样,是我们生存的关键,但睡眠时长因人而异,不必过度关注,否则反而引起失眠。

2022-07-1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49179.html 1 3 睡眠不好,如何有效进行调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