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荣怡婷
通讯员 郑凯欣
本报讯 团结群众、调解纷争、走访流调……翻开新仓镇双红村“90后”农村工作指导员戴晓骏的工作日程本,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事项。作为一名“新手”指导员,戴晓骏以真心换真情,以耐心换民心,慢慢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驻村学习路径。
今年6月初,在市农合联工作的戴晓骏被派驻到新仓镇双红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前,他并不了解如何开展乡村工作;驻村后,他努力融入基层,帮助调解邻里矛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上个月月底,双红村一位房东爷爷来到村委会寻求帮助。原来老人的租客外出工作,把年仅3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考虑到孩子孤身一人在家存在安全隐患,老人迫不得已来到村委会寻求帮助。得知消息后,现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戴晓骏第一时间来到了孩子家中,一进门就看到半大的孩子孤零零地坐在床上。戴晓骏了解到孩子家长由于疫情,长时间在家没上班,近期才开始出门务工,没时间照看孩子,加之收入微薄,也不足以供孩子上幼儿园,便只能把他独自一人留在家中。
“家长不在家,没人给孩子烧菜,他就只能吃些白米饭。住的还是土坯房,硬件设施很差,基本的空调、电视都没有。最近天气那么热,小孩子一个人在家万一中暑出事,问题就严重了。”戴晓骏说。看到孩子糟糕的居住环境,戴晓骏立刻生出援助的念头,与村里干部一起商量解决孩子寄托问题。想到3周岁已到入园年龄,戴晓骏便联系村里幼儿园,表示愿意以个人名义资助孩子上学。虽然孩子还没上户口,但是幼儿园还是同意接受孩子入园。解决了上学问题,也免不了采购学习“新装备”,于是戴晓骏给孩子购置了书包、衣服等各种生活用品,准备迎接一个新的开始。“他第一天上学也是我带着去的,和普通小孩子不一样,他上学的第一天表现得特别乖巧,不哭也不闹。”戴晓骏欣慰地说。
从戴晓骏接手帮助孩子开始,他便多次与孩子家长交流协商,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时刻关注孩子的日常需求。“我之前没有遇到过这类事,此次经历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挑战,让我真正认识到基层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与我原来工作的不同,也让我明白了‘基层矛盾基层解决’的重要性。”戴晓骏说。
作为一名新时代农村工作指导员,从驻村工作开始的那一刻起,戴晓骏就提醒自己要沉下心来、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同所驻的双红村同事、村民一起苦干实干。“我来这里最大的任务就是‘学’,学习如何做好基层工作,学习如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戴晓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