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论苑

关于学术性展览策划传播的思考

——以书画名家馆为例

■ 市陆维钊书画院 马抱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在政府支持、书画名家及其家属捐赠基础上形成的书画名家馆(纪念馆)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为开展20世纪中国美术个案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仅以嘉兴地区为例,就先后涌现了丰子恺纪念馆、张宗祥书画院、君匋艺术院、钱君匋艺术研究馆、陆维钊书画院、李叔同纪念馆、吴一峰艺术馆等诸多规模大小不一的名家馆,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名家馆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书画名家馆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地域文化的挖掘与积累及艺术传播、对外文化交流、繁荣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所在。因此,如何加强学术研究以促进、策划展览的传播,是摆在各个名家馆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名家馆学术性展览策划传播的成功案例及其经验

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成立于1995年,由全国各地近现代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组成,现有成员单位25家。成员馆经严格精选,不仅名家馆主在美术史上成就卓越,且馆藏丰富,具有个人艺术博物馆的性质。所属成员馆均致力于典藏征集维护、陈列展示、名家研究、公共教育、美术传播等功能而为社会所公认。名家馆联会是近现代书画名家馆的优秀馆集群。联会成立以来,通过召开工作年会、举办馆主精品联展等多种形式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对地域文化艺术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第20届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上,时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寄语名家馆,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和特色,努力建成名家作品收藏保护与修复中心、文献档案中心、个案研究与展示推广中心以及名家作品认证和艺术授权中心。因为名家馆围绕名家个案的不同方面来策划运作展览,由此带出相关的学术研讨、讲座、报告、文集汇编等,不仅能使专业学者有所收获,以推动名家的研究,更能使更多的普通观众读懂名家作品背后的故事,获取更多的文化信息。

近年来,各地名家馆都在努力通过学术研究的引领,来推动展览传播,也有了不少成功的个案。剖析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精准的发展定位。比如潘天寿纪念馆,建立于1981年,随后的陈列馆于1991年建成开放。该馆以研究潘天寿来反思20世纪中国画问题,着眼于某一个专门学术问题的探讨,通过展览、学术研讨等方式,在推进对潘天寿研究的同时,引发艺术界对中国画理论问题的探讨。该馆策划的“象外——中国画的写生观及其表现方式”“潘天寿写生研究展”等先后入选文化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并获评优秀展览。陆维钊书画院作为中国书画名家馆理事成员单位,建院近30年来,历任主事者坚定建院宗旨,将发展定位在书法教育的推广上,依托馆主作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先驱者之一的身份地位优势,加强与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省书协的联系,同时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已连续7年举办了四届“书学之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成果展,先后两次申报项目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是名家馆中以项目为引领的代表。

(二)有专业的从业人员。以程十发艺术馆为例,该馆自2009年建馆以来,通过招收专业人员来巩固和提振馆内的学术价值取向。先后招录了史论专业博士生一名,专业设计多人,在展览选择上的定位主要以程十发书画艺术为中心。具体分三个圈层:一是馆主的研究。以程十发书画展示研究为重点,通过对馆主艺术人生各节点的文献挖掘,着力于馆主作品展览及研究、馆主好友联合研究及展览、馆主后裔及弟子之展览及研究。二是地方文化的挖掘。注重馆主与松江历史文脉相关的艺术文化名人的展示与研究。三是文化的传播。策划邀请上海及全国书画界知名书画家的个展、联展与交流展,并开设名家讲座、出版文献画册,同时展开研讨,接受捐赠。无论是主线还是副线,该馆每年都有自主策展项目(包括自主设计展览图录和展览陈列),尽管次数不多,但因为有着特色性的研究、注重探索性质和一定的学术高度,得到业内广泛关注和赞誉。

(三)以学术研究为基石。名家馆一般是在书画名家的个人捐赠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馆主生前捐赠或家属、好友、学生在其身后捐赠为主要藏品来源,其特点鲜明,是馆主个案研究的重要所在。以赖少其艺术馆为例,该馆2005年12月落成,在于在海馆长的带领下,充分挖掘文献资料,积极拓展学术研究领域,出版了《赖少其全集》,开展和赖少其相关文化现象研究,举办不同主题的赖少其与同时期名人作品联展,还每年开展跨区域巡展、主题研讨等,成为安徽省对外交流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多次获得国家文旅部优秀展览项目奖励,成为全国名家馆序列的文化标杆之一。

综上所述,名家馆要做出成绩,就要有自觉的担当,就必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切切实实做好个案;二是最大限度体现其公共性。即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和专业的团队,能够积极挖掘馆主文献并基于现有文献作出结合当下的诠释,这是名家馆的立馆之本,也是学术性展览策划成功的经验之所在。

二、目前中小型名家馆存在的困境

书画名家馆是时代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一代人的精神家园。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全国各地名家馆的发展也是良莠不齐,原因颇多,有自身发展定位不够明晰,常在纪念馆和画院之间徘徊,造成工作重点不够突出的;有管理归属不同带来的现实困扰,如有的归属文旅局、文联抑或当地政协、城市投资公司管理等。而反观名家馆内部,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大都是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研究人才匮乏等几个方面,更具体而言——

(一)人员编制数量不足。除了民办性质的,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名家馆,地方政府一般会给予等同于现在公益类性质的事业编制。由于属于全额财政拨款单位,人员编制就卡得比较紧,因此,编制问题一直是名家馆联会上都深感犯难的一个普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馆主办、承办各类展览大都在10个至20个之间,此外,公共教育、文献研究、库房管理,讲解、后勤接待以及办公室事务、财务管理、参与中心工作等等,经常处于疲于应对状态。尽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可以解决部分临时用工需求,但收入低,容易造成人员的流失。

(二)专业结构不合理。对于名家馆来说,藏品保护以及研究是工作重点,挖掘、收集、整理馆主文献,是一项永恒的工作,因此,名家馆归口大多在文博条线,职称定位应该是走文博序列。在事业单位没有实施公开招聘之前,各地名家馆进馆工作人员无外乎几种类型,一是名家后人及与名家有渊源关系的人或是有一定书画实际操作经验的一技之长者,而真正从事名家研究的人往往寥寥无几。虽然,不少名家馆负责人本身就是书画方面的人才,但在职称评定上走的是美术师序列,这样以创作作为个人职称晋升的目标,难免会出现重创作轻研究、自顾一亩三分地、厚此薄彼的现象。开展名人文化研究,需要更多的是史论方面的专业人员,因此,这种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需要有所改革来消化。

(三)研究人才严重匮乏。学术定位是关系到名家馆的学术水平与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名家馆中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本就屈指可数,而能执著于以研究为乐的更是为数偏少。馆内人员构成不甚合理,在全国都属普遍状况。以我市为例,据统计,李叔同纪念馆有高级职称研究馆员2人,馆员1人,助理馆员3人;陆维钊书画院有中级职称人员5人,其中美术师3人、编辑1人、会计1人,助理馆员1人;吴一峰艺术馆有中级职称美术师1人,馆员1人。研究人才的匮乏无疑对馆主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局限。如果没有新的研究视角或成果的导入,那么名家馆的藏品展就只能流于挂挂作品这种传统展览模式,无法引起受众的兴趣。

三、对策措施

名家馆是纪念馆性质的博物馆,名家馆的学术研究,就是将藏品和文献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将构成藏品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建构,形成富有结构的知识点集合,通过讲座、展览、图录等形式,传导给受众,进而在新的知识结构中对人物、历史和文化进行解读。因此,加强名家馆学术研究,倡导学术性展览策划传播,任重而道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名家个案的研究。研究名家大师之所以成就卓著的个中缘故,并经过展示传播与纵横比较,以此来弘扬优秀传统,引领民族艺术发展,这就是名家个案的意义所在。而个案研究需要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但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研究整理有三个特点:长期性、广泛性、艰巨性。名家馆做个案有利条件多,但工作量很大,有许许多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个案研究关系大师也关系大众,要对得起大师也要对得起大众,如此,名家馆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在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馆主进行个案研究,并将所搜集到的文献史料梳理分类,这包括编撰馆主年谱、整理馆主谈艺录及与之有关的文集、诗集、影集、传记的出版等。

(二)加强馆主与当地历史文脉相关艺术人文现象的研究。与馆主交集或与同时代相关的,以个案形式进行策展,努力提升名家馆的文化品牌并推动地方文化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也只有经过这两者的结合,才能发挥名家馆学术定位的重要意义与当下的实践价值。近几年书画家文献展渐热,观众对于书画大家已经不满足于欣赏其名作真迹,还希望知人论世,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于是,书画家之间交流的画稿、手稿、笔记、信札、照片等在更大、更深的层面上被剖析、解读。书画突出“物”,而文献资料突出的是“人”。通过了解文献,在观众的认识中,大师名家“活”了,书画史也就通了。

(三)加强与当代优秀书画名家的合作。通过提名展、专项展等形式,开展当代优秀书画名家现象研究,对于引导、带动书画家个人捐赠,从而丰富地方收藏,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力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名家馆,对名家个案研究的深入并持续性地推进与之有关的各项活动,是立馆之本。而展览是名家馆的主业,也是民众最经常接受到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书画收藏和书画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学术研究为引领,不断深入挖掘,才能真正激活名家馆这盘棋,发挥它应有的历史和文化作用。

2022-06-15 ——以书画名家馆为例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39677.html 1 3 关于学术性展览策划传播的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