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退休教师发挥余热暖人心

■记者 华婷婷 通讯员 曹金凤

本报讯 志愿者、代购员、微网格长……钟埭街道大力村的张玉英从幼儿园老师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是村民眼中助人为乐的“暖心人”。

“张老师,您也在这当志愿者啊!”“张老师,穿着这身防护服差点没认出您啊!”……前来做核酸检测的村民看到志愿者张玉英总会招呼几声。张玉英是大力村的“老面孔”,几乎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认识,尤其是村里的老人最熟悉她。2017年大力村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后,热心的张玉英第一时间便报了名,每日打扫好卫生、烧好热水等候着村里的老年朋友。帮忙量血压、和大家一起做手工、带领大伙一起做健身操……在张玉英的忙活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十分热闹,大伙们都乐意来这感受愉快的退休生活。

近期疫情反复,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也暂时不对外开放,“闲不住”的张玉英给自己报名做志愿者,村里有大规模核酸检测时她就出现在一旁帮忙维护秩序,村中需要人员信息排摸时,她就挨家挨户上门询问,虽然已年近花甲,但是热心的张玉英也不觉得疲惫,能够为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她感到十分满足。

“沈大爷,我们来看你了!”“现在家里一切都还好吧?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沈大爷是村里的孤寡老人,疫情期间,去年刚刚完成白内障手术的沈大爷一人在家,平时能帮忙照料的亲戚来的次数也没有往日频繁。得知沈大爷的情况后,张玉英就赶着去沈大爷家里看看,沈大爷每日都要吃降血压的药,家中仅剩最后一粒,但自己又不方便出门,心里头也是万分焦急。张玉英立即和沈大爷确认好常吃的药品,让沈大爷放心,自己便拿着医保卡来到市里购买,及时送到的“救命药”解了沈大爷的烦恼。不仅是沈大爷,村里几位孤寡或者患病的老人都是张玉英常“挂念”的人,哪位老人患什么病、哪位老人有什么需要,张玉英都记得一清二楚。

“村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还有一些是孤寡老人,小辈不在身边的,隔段时间不去看看,自己心里也不放心。”张玉英说道。张玉英作为村里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已近5年,除了为前来活动中心的老人提供服务外,她也始终关心着那些不方便出行的人,隔三差五总要前去看看他们才放心,近5年的时间她已上门走访100余次。“现在政策好,我们村里几位老人都报名了‘一元送餐’服务,让他们方便不少,我每次给他们送去的时候他们也都很开心。”张玉英欣喜地说道。张玉英风雨无阻地将午餐送至老人家门口,报名该服务的也都是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老人,送餐的同时张玉英每次都不忘问候几句,询问他们是否有其他困难。

热心的张玉英不仅是老人身边的“暖心人”,她还是一名党员、微网格长,常常帮着忙活村里的事务。“我是闲不住的人,现在退休后的生活十分充实,家里人也都很支持我,有时还会帮着我一起忙活,能帮到大家我们也感到十分开心。”张玉英说道。

2022-04-22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24500.html 1 3 退休教师发挥余热暖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