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峥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大概都是一提起春天,都会被第一时间想起的诗句吧,而春日本就是应该迎着暖暖的春风,备上一些小吃甜点,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在公园郊外走走闹闹,感受这甚好的光景。但这两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人错过了春天,亦有不少网友玩笑称“人生才几年,新冠已三年”,而较为严重的几次又多是发生或是延续至春暖花开之时,2020年的暴发,2022年与之的再次大战,都让我在春日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2020年,当时的我因工作原因,离开家乡一人在外,奔赴在一线进行抗疫。那一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开始物资紧缺、没有口罩、没有消毒用品,但确诊人数与日俱增的无力感,但我们仍想尽一切办法联系能复工复产的企业、能提供物资的企业,尽可能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本以为,熬过的那一个寒冬,会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一个寒冬,待到下一年的春暖花开日,我们都可以再次与家人与好友携手,一起感受春日温暖。但没想到,时隔一年有余,奥密克戎的突袭,让我们再次经历一场大考,但这次我却因周边小区有确诊,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等各种原因,进行居家健康观测,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感受春日的别样温暖。
春日里的医护“大白”。平湖的疫情来得突然,因为涉及公共场所、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三区”范围划定越来越大,全市范围内的核酸检测工作量倍增,不仅是市内所有医护人员直接冲锋上阵,更是有省内其他地区的医护人员前来支援。我的朋友圈更是出现了一些令人感动的瞬间,一位在外市工作的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家乡,希望家乡加油!”这个春天,一声令下,集结赶赴,是医护大白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挺身而出,让我们第一时间获得医疗资源,尽可能快地战胜疫情。
春日里的社区“大白”。多年前,我也曾与社区工作有些许关联,所以深知基层干部的不易,当我得知社区解封时,第一时间联系了自己在一线工作的朋友,她并没有向我抱怨有多苦多累,只是说:“是啊,我们知道消息第一时间就入驻社区了,已经10多天没回家了,这一场战现在算是暂时打完了,我现在就是太想孩子了,赶紧回去看看她。”每一位社区大白都有家庭,有子女有父母,这个春天,他们抛下家庭,虽然在匆忙下难免会出现些许纰漏,但正是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有补给、有保障的生活。
春日里的志愿者“大白”。如果说医护人员、基层干部是因为职责所在,使命所然,那社区志愿者在疫情下的迎难而上,更让我感动万分。昔日的同学在一线做志愿者,我们日常的聊天群也已然成了志愿者通知群,“明天继续”“五点到岗”……事后我再问起,我同学却说:“镇里突然要求全镇做核酸检测,我就是搭了把手,防疫工作人人有责。跟那些彻夜不休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也就只是做了一点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已!”除了自己的朋友,还有无数的志愿者在行动,这个春天,面对疫情,志愿者“大白”无惧无畏,以自己的方式奋战在第一线,义不容辞地扛起了守牢这座城的任务和使命。
这一次,甚是感谢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社区干部、志愿者,还有每一位作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希望这些被记录下的别样春日温暖,能在下一个春日,变成摘下口罩,享受外面的春色正好。让春天的脚步能够慢一点、再慢一点,慢到我们可以漫步南河头感受盎然的春意;樱花的花期长一点、再长一点,长到即使相隔甚远依旧能闻到樱花公园里那沁人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