⑨
■记者 华婷婷
本报讯 结束了隔空喊话、隔屏相教的日子,昨天,继首批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复学后,我市第二批复学的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再次背上书包、戴着口罩,有序走到校门口测温后错峰进入校园。
校园花似锦,少年已归来。跨进半月未见的美丽校园,走一走瞧一瞧,土地上已长出嫩绿的新草,柳树也摇曳着腰肢,伴随着教室里传来的朗朗书声,让沉寂已久的校园,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同学们!许久不见,见到你们真好!”“疫情并不可怕,只要做好防护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志愿者,做好核酸检测。若是感染了,积极配合治疗。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经过一场战“疫”,学生们重新回归校园,每一个人都有很多感受在心头翻腾,平湖市叔同小学在复学第一天的班会课上便展开了一场主题为“致敬英雄,坚信美好”的分享与探讨。“我的妈妈是一名志愿者,她从凌晨出发赶去帮忙全员核酸检测,那几天天气十分不好,20余名志愿者的身上都被雨淋透了,手都冻僵了。虽然辛苦,但是妈妈说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她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志愿者。”六年级同学李子豪在班级分享道。
不仅是叔同小学,我市不少学校、幼儿园都开展了以“抗疫”为主题的“复学第一课”。除了学习疫情防控的知识外,老师还给学生讲疫情防控中的逆行者、担当者故事及疫情发生后带给大家的思考、科学技术对疫情防控的作用、“健康第一”的理念、生命的意义、防疫心理疏导案例等相关内容。一堂生动、令人感动的“抗疫”大课堂用科学的知识、用榜样的力量聊成长、话担当,师生们也精神饱满,迅速回归校园学习的状态。
从居家重新回归校园,场景变化,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的初心却永远不变。为了巩固线上教学效果,顺利完成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不少学校也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进行“诊断”,安排各学科的教学预案,确保教育教学“无缝衔接”。对于当前无法返校的同学也做好线上同步直播、答疑、心理疏导等安排。当前我市仍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关键期,筑牢校园疫情“防护墙”,仍需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师生出行需注意防护。原则上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倡导近期尽量实行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模式。校园内,把好学校大门“入口关”,坚决堵住无关外来人员和非必要外出人员流动的风险隐患。坚持每日消杀,执行每日晨检、午检等制度,落实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工作,为大家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