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昊玥 通讯员 徐冰艳 陈明远
本报讯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也是江南春天的时令美食。每当临近清明,江浙沪一带的人们都会吃上一顿青团。这种原本独属江南人心头挚爱的季节性传统小吃已应节气上市,不少店家正加量制作青团,冲一波时令的销量。
在钟埭街道钟埭集镇的一家小吃店内,老板钮祥龙正在加紧赶制青团。将青菜叶制作而成的青叶汁与面粉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合,经过不断的揉、团、和,面团逐渐变成颜色均匀的青色,成为制作“青团皮”的原材料。做好准备工作后,大拇指与四指配合,在面团的中央揉出一个“小碗状”,再填入馅料,封口揉成圆球状,将多余的面团揪掉,一个半手掌大的青团就完成了。“我们从前几天就开始做青团了,目前豆沙馅的青团最受欢迎。”钟埭小吃店店员钮怡蕾说。
很快,一个个色泽诱人的青团就被摆满了蒸笼。将蒸笼放上烧开的炉子,大约20分钟之后,青团就蒸好了。一打开盖子,浓浓的清香飘散开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一口。软糯不粘牙的青团,两元一个,广受市民喜爱。最近这段时间,钟埭小吃店每天都能卖出500多个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