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谨防疫情下的诈骗“新套路”

■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徐秀凤

本报讯 “亲爱的市民朋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请您在收到短信后立即前往核酸检测点进行采样,并登录某某网址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如未按时检测,将承担法律责任。” “女士你好,我是市疫情防控办,系统检测到您的流调信息异常,请立即点击以下链接确认。”……

3月1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一群人逆流而上、坚守一线,一群人居家隔离、共抗疫情,但在众志成城之时,却有个别不法分子假借“疫情”之名实施诈骗。“疫情伊始,我因为处于管控区被隔离在家,当时就收到一条短信,让我先点击一个链接填写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然后前往核酸检测点采样,当时事关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也没有多想,但正当填写信息时,突然想起做核酸采样只需携带身份证或者健康码即可,此时意识到这是诈骗。”家住当湖街道洁芳小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幸好自己之前接受过反诈知识宣传,这才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网络虚假销售防疫物资、伪装公益机构募集捐款、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套取信息……疫情期间,整座城市都在“静下来”“慢下来”,但诈骗分子却依然在“行动”,紧盯着市民的钱包。“虽然目前我市尚未发生以‘疫情’之名借机敛财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疫情期间,大家在面对自身生命健康时,必定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此时,一旦有诈骗分子有心利用,将骗局披上疫情的外衣,就会令人防不胜防。”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相关民警说。

我市警方提醒:涉“疫”类诈骗,看似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就是骗取钱财。疫情期间,市民们要提高警惕,一旦收到各类防疫短信,要加强甄别、多方核实,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和填写个人基础信息,更不要填写银行卡号、密码。同时,要谨记流调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核酸检测相关信息要以官方通报为准,不要相信私人渠道能快速出结果的不实信息。此外,献爱心一定要认准正规官方捐赠渠道,切勿将捐赠资金转入个人账户,如市民难以甄别相关信息真伪,可拨打110咨询求助或联系当地街道社区咨询核实。

2022-03-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15949.html 1 3 谨防疫情下的诈骗“新套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