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图书馆 陆爱斌
在浙江平湖及上海嘉定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错把夫人当阿婆》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清康熙年间。一个大热天的中午,有个乡下小伙子急匆匆地走进嘉定县的衙门,但正堂上一时没有人。又寻到里面的花厅上,只见有个老阿婆坐在一处角落里正在纺纱,小伙子便上前轻轻问了一声:“阿婆,陆大人是否在?”
正一丝不苟地纺纱的老阿婆听得有人问,就急忙放下手中的棉条,站起来很客气地回答:“请坐,你有何急事?”一边说,一边随手拿起一把蒲扇给小伙子。小伙子正用草帽当扇子,就连忙接过扇子,说了声谢谢。边扇边告知阿婆:“兄弟阋于墙,加之阿嫂欺人太甚,非要分家不可了。”
阿婆听后从摇车那边走出来,到里面去端出一盆冷水,又端来杯凉茶,便说:“请小伙子先洗把脸,歇歇凉,陆大人片刻就来。”
不多一会儿,里厢传出:“陆大人有请,到西书房去相谈。”
时隔半月之后,知县陆稼书为此冒着暑热,微服下乡察访,择日依法判决。开堂之日,在县衙门内的大堂上,小伙子又碰见这位阿婆。只见他怀着感激的心情,急忙踏上一步,轻声叫了声:“阿婆……”而站在他旁边的一个老伯,急急伸过一只手来,扯住了他的衣角。小伙子回过头很是不解。老伯就轻声告诉他:“你晓得她是谁吗?”小伙子说:“是县太爷家里做粗活的老阿婆。”老伯大摇其头,一脸恭敬地告诉他:“那可是我们知县陆大人的夫人。”小伙子听后两眼发直,再仔细瞧瞧:只见那夫人一身土布,而那件青布罩衫的肩胛上,还缝上了很显眼的一块补钉。而当小伙子想上前改叫一声“老太太”时,知县太太已经走进内堂去了。
故事里讲的陆稼书就是陆陇其,老阿婆就是陆陇其的夫人朱氏。陆陇其(1630-1693),字稼书,平湖新埭泖口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及第,历任江南嘉定县、直隶河北灵寿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被誉为清朝“天下第一清廉”“儒臣第一”,谥“清献”并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成为清本朝第一位入祀孔庙的圣贤。在清朝众多的清官中,有三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即陆陇其、汤斌、张伯行,也是清朝历史上仅有的三位享有“从祀孔庙”殊荣的清官。众所周知,做清官难。难就难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意志,不贪、不腐、不苟且、不随俗、不畏权贵。特别是放下人性中人欲的一面,是是否能成为清官的试金石。凡是人,都有住的要比别人好、吃的要比别人好、穿的要比别人好的欲望。在古代,学而优则仕,为官之人有许多人原先都是寒门学子,家境条件一般都不是很好,做了官以后,身上承担着沉重的家庭责任,要做个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清官真的很难。而这还仅仅是为官者自己的难,其实还有身边的人是否也有同样让你做清官的情结。
陆陇其在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勤政为民,减免赋税,不威重刑,强调德化;锄豪强,抑胥吏,息争讼,禁奢靡,躬身教化,恩威并著。也终于成为清朝“天下第一清廉”,流芳百世,被广为传颂。但做清官很难,既要自己有做清官的素养、德性、能力,又要有做清官的环境和土壤。明末清初,福建莆田有个文学家,叫余怀,他在其所著的《东山谈苑》(卷三)中写道:“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而后清官可为,不然则败其守矣。”意思是说:想做个清官非常的难,必须妻子、随从愿意让你做清官,然后你才可以做清官,不然就会败在家里人的失守上。看来,做清官不仅要自己过得硬,有信仰,还要常伴左右的身边人也要站得正、行得直、守得住。古语云:“世上最大的风是枕边风。”当然这是喻事的一种说法,枕边风时时吹、刻刻吹,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确实要高度警惕,意志坚定,甚至,必要时给枕边人以当头棒喝。
陆陇其的夫人是本邑塾师朱云曾的女儿,朱云曾也即是陆陇其的私塾老师,朱云曾之父朱亮见少年陆陇其“德器粹然”,觉其异时,必以大儒名世,于是将孙女许与陆陇其。清顺治九年(1652),朱氏与二十三岁的陆陇其喜结连理,开启了相敬相爱、清贫相守、同生死共命运的历程,成为了丈夫陆陇其的“贤内助”。“贤内助”一词最早见于宋朝,《宋史·孟皇后传》记载:“宣仁太后语帝曰:‘得贤内助,非细事也’。”后来便将协助丈夫治家有方的妻子称作“贤内助”。陆陇其在嘉定做县令时,朱夫人在衙役内纺纱织布,做衣做鞋,供夫妻俩日常用度,有多余的就接济穷人。朱夫人还在县衙边开辟空地,以种植蔬菜瓜果,贴补家用。而据记载,陆陇其在嘉定做县令时所吃的粮食全部来自平湖新埭泖口家里。如《广阳杂记》记载:陆陇其在嘉定为官时,“食米均载自平湖,署中隙地种菜,夫人躬身织纫,官舍闻机杼之声”。为官清廉是做官的第一品格。陆稼书认为:官吏的清廉与否决定着国家治理的好坏。陆陇其在嘉定为官清廉,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后来陆陇其因送礼得罪上司而罢官。送礼对于一个清官来说,可想而知是很不情愿的。陆陇其认为,向上送礼不管借口是否名正言顺,手段是否光明正大,目的是否堂而皇之,事实上都难逃行贿之嫌。陆陇其只因送了夫人所做的“布鞋两双、紫花土布两匹,清水竹筷二十双,斑竹团扇一柄”而得罪上司,这也说明要做清官在当时的官场是多么难以立足。陆陇其嘉定罢官后回故乡时,只有小船一只,图书数卷,夫人织机一架。然而,嘉定百姓罢市三日,送行百姓充塞街道,家家尸祝,比于父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人便是家庭的成员。随着反腐倡廉不断走向深入,从一些已披露的触目惊心的案件看,家庭已成为腐败与反腐败的重要阵地。正门守得住,边门守不住,照样不行。“夫妻好合,如鼓琴瑟”,只要夫妻有着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同心同德,亲密合作,互相告诫,才能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从很多案例看,有些官员原本也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做出了许多政绩,受到了百姓的好评,但由于没有管好自己人、身边人,从而“后院起火”,既自毁前程,更成为了后悔莫及的罪人。所以,家风、家教、家训非常重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教家风之言。在家庭生活中,要担当其“贤内助”的职责,而不要充当“内蛀”的角色。
俗语云:“家之良妻,犹如国之良相。”陆陇其能成为一代清官廉吏,我想与其幸得“贤内助”朱夫人显然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