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的“躺平”不是妥协认命,而是“坐看云卷云舒”的宠辱不惊;不是停止前进,而是短暂性的休养生息,为下一步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而积蓄能量!
■徐登峰
继2020年度热词“佛系”之后,“躺平”当选为2021年度热词之一,其消极程度更甚,与“觉醒年代”“强国有我”等正能量热词显得格格不入。一时间,网上批判者有之,信奉者亦有之,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好不热闹!我认为,既然“躺平”能当选为年度热词,必然是当下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与存在合理性,值得探讨。
在一定程度上,我理解那些信奉“躺平”的人。当今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生存成本不断上升,一些无谓的、过度的竞争愈演愈烈,使深处“内卷”旋涡中的人们苦不堪言,消耗着人们生活的热情和斗志。作为一名上有老下有小的“85后”,对这种压力可以说是深有体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分人开始放慢脚步,重新找寻努力方向;开始抛弃欲望,去思索生命意义。这样的“躺平”,可以说是一种低欲望的生存方式,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是一种对社会固有规则和不良风气的无声反抗,也未必是坏事。
其实,“躺平”本身并无对错,是一个度的问题。而且在每个人心中,对“躺平”的理解也并不一致。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把“躺平”当成是一种调侃和自嘲。当然,作为一名思政老师,对于恶性的“躺平”,我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扬起批判的大旗。恶性的“躺平”,是没有目标过一天算一天的生存方式,是没有尽力便轻言放弃的处世态度。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人无近虑,必有远忧”同样富有哲理。寒号鸟只享受眼前的快乐,结果就冻死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能够享受性的“躺平”,只是建立在别人的无私奉献上,一旦这样的外力消失,自己需要承担一切的时候,就必然对生活无所适从。
“躺平”说到底是为了两个字,舒服。但苦与乐是辩证统一的,如果只是躺平,没有奋斗,快乐从何谈起?偶尔的“躺平”让人欣喜,但长时间的“躺平”只会让人内心空虚,这并不快乐。如果人生一切都太过顺利,没有矛盾、没有苦难,便体会不到奋斗后的成就感。人只有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中才能不断升华自我、完善自我。
但请记住,你“躺平”的地方,不会永远是平的。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勇于跳出舒适圈,时刻保持学习和自我更新,亦是当下时代的要求。“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的“躺平”不是妥协认命,而是“坐看云卷云舒”的宠辱不惊;不是停止前进,而是短暂性的休养生息,为下一步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而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