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民政之窗

平湖民政创新举措纵深推进殡葬综合改革

弘扬绿色理念 做优便民服务

冬至来临,又将迎来祭扫、迁坟的高峰期。为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近年来我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生态、智慧、文明”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殡葬改革。目前,已经实现火化率及生态节地安葬率100%,“身后一件事”在线联办率达到97%以上,节地降费、简办新办、便民利民的殡葬综合改革新格局日益显现。

“殡葬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需要,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今年以来,我们在巩固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弘扬绿色殡葬新理念,加快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以良好的改革成效持续推动新时代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程佳俊说。

节地生态 让生命回归自然

生态树葬,以树代碑,魂系树木,生命长青。今年4月,我市首届树葬仪式在福陵园公墓生态殡葬区举行。诵读祭文、鞠躬致意、敬献鲜花、恭敬安葬、覆土撒花、鞠躬告别……在静穆温情的告别式中,逝者家属及工作人员一同将逝者骨灰安葬在苍翠茂盛的绿树之下,让生命回归大地。“老伴生前就说过,身后事一切从简,现在让他在树荫下长眠,与树木花草为伴,也算是了了他的心愿。”市民江奶奶说。

生态树葬是我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方式之一。除了树葬,近年来我市还推行了海葬、花坛葬、草坪葬等不保留骨灰的节地生态葬式。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殡葬减免补助政策的通知》,明确具有平湖市户籍的居民死亡后,其骨灰在市福陵园公墓规划区域内,采取树葬、草坪葬和花坛葬等安葬方式的,对每具骨灰给予一次性4000元的补助。参加海葬的逝者家属,则不需要缴纳费用,并获得每具骨灰5000元的补助。据统计,目前我市已落实生态安葬补贴20万元。

践行殡葬新风,深化殡葬改革,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市民政局立足我市实际,以市福陵园公墓为主平台,着力加强节地生态殡葬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节地生态殡葬。目前,该公墓共有节地生态安葬穴位5140穴,其中树葬区706穴、草坪葬2756穴、花坛葬758穴;2020年,新建3亩不保留骨灰的树葬区。另外,建有壁葬长廊,设置骨灰安葬格位920格。针对骨灰撒海葬式,还专门设立“海葬苑”,将历年来74名海葬者的姓名镌刻其上,供家属缅怀凭吊。

生态节地殡葬传递着“生命回归大地,骨灰融入自然”的观念。如今,节地生态安葬的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逝者家属所接受。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为1503具骨灰办理节地生态葬,占公墓已售墓穴的20%以上,其中举办海葬活动10次,累计安葬和撒放骨灰74具。

与此同时,我市统筹推进全市骨灰寄存堂建设,实现骨灰安葬由“入土”变“入室”,已连续两轮实施全市15座骨灰寄存堂改扩建项目,累计建有新旧骨灰寄存格位16.2万格,可满足未来20年放置需求,落实建设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目前,一批寄存堂提升建设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其中曹桥街道骨灰寄存堂提升项目已经开工,新埭镇大齐塘骨灰寄存堂已经开始招标,预计将增加32000个骨灰存放格位。

便民服务 让伤心事省心办

安葬随行家属,每户不超过20人;祭祀家属,每户不超过10人;进入业务大厅,每户不超过3人……12月中旬,市福陵园公墓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提早发布冬至祭扫通告,并在“平湖福陵园”微信公众号开通线上预约功能,提供各类便民祭扫服务,确保今年冬至期间祭扫工作安全、文明、有序开展。

“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我们倡导市民以居家追思、云祭扫等绿色祭扫方式缅怀先人,并以线上形式提供委托祭祀等服务,满足市民祭扫需求。”市民政局社会事务与区划地名科科长肖明强介绍说。其实早在2020年疫情防控初期,我市便以市福陵园公墓为试点,将已入葬墓穴高清画面归集在一起,方便群众在线浏览、缅怀凭吊,同时开辟了远程缴费功能,实现传统护墓费、管理费等项目线上办理。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已为8000余名在册用户进行远程付费服务,广受好评。今年冬至期间,市福陵园公墓沿用这一数字技术,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安全、更有温度的云祭扫服务。

眼下,运用数字化手段,不仅让绿色祭扫新风逐渐盛行,还令群众“身后一件事”办理越来越便捷、省心。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打造起群众“身后一件事”一站式联办服务平台,整合联办申请发起、死亡证明开具、遗体火化预约、逝者户籍注销、社保抚恤金发放等多个跨部门业务事项,符合条件的逝者家属仅需在村社区发起申请,并按预约时间到殡仪馆办理,其他事项均由职能部门主动获悉及时办理,短信提醒反馈进度,切实让伤心事能够省心办。据统计,自去年8月上线至今,已累计为1700余名逝者提供联办服务,联办率超过97%。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积极探索群众“身后一件事”涉财事项数字化联办工作,发挥数字化改革潜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借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我市还开发了“平湖市殡葬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按逝者信息、死亡时间、存放场地等字段实现分类分层管理,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可实现骨灰存放信息及骨灰去向精准管理和查找。目前,该系统已经归集1.7万余条相关信息,并与政务系统实现对接,为逝者身后涉财事项等智慧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项治理 让改革健康有序

殡葬改革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推动殡葬改革惠民利民、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殡葬改革的应有之义。今年,市民政局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为契机,着力推进“惠民殡葬提标增项扩面工程”,围绕“惠民殡葬专项治理领域”和“提标增项扩面领域”,扎实推进问题排查、完善惠民政策,不断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在惠民殡葬专项治理领域,市民政局针对治理殡葬服务公益属性不全面问题、治理殡葬领域重大改革任务推进不力问题、治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等问题,联合市纪委监委等部门共同指导市殡仪馆、市福陵园公墓等殡葬单位开展自查。同时,组织殡仪馆、福陵园公墓等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召开殡葬服务提升会议,进一步提升规范殡葬服务管理水平。另外,组织开展殡葬行业集中检查,针对部分存在的无营业执照、服务项目无明码标价等问题,要求各殡葬服务机构及时申领营业执照,规范服务行为。目前,已推动全市殡葬中介服务机构登记注册 35 家,并建立了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设立了举报投诉办理渠道,从而更好地引导殡葬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在提标增项扩面领域,进一步增加殡葬服务供给。例如,将遗体在市殡仪馆冰柜存放时间由2天增加至3天;凡参加节地生态安葬的,福陵园公墓免费赠送可降解骨灰盒。同时,我市还在嘉兴市首创对95周岁及以上的本市户籍逝者提高惠民殡葬标准,即减免高档拣灰炉火化费、遗物污物处理费和遗体冰柜存放增至5天。

不仅如此,为持续提供高品质绿色殡葬服务,我市围绕“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惠价格”的目标,升级殡仪服务质量,提供24小时全天候咨询、值班、接运、冷藏等服务,并以群众治丧需求为导向,增加遗体化妆整容、遗体告别、守灵祭奠、灵堂布置等特色项目,实现服务集成化、内容清单化、价格透明化。截至目前,已为群众提供司仪服务359次、告别厅鲜花布置1421次、灵堂租用263天。

在扎实推进“惠民殡葬提标增项扩面工程”的同时,市民政局还借力“推动家宴移风易俗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治理”行动,推动白事简办、移风易俗。“我们积极推广梅兰苑社区曹杨小区白事简办试点经验,并通过各镇街道文明殡葬劝导队伍,走村入户开展点对点精准宣传,弘扬绿色殡葬新风。”肖明强介绍说,根据殡葬办事相关事项,市民政局还专门梳理殡葬改革政策、办理流程、补助标准等内容,并印制了惠民殡葬宣传手册发放至村社区,持续深入提升惠民殡葬宣传实效,让绿色殡葬新风成为社会新风尚。

2021-12-21 弘扬绿色理念 做优便民服务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85585.html 1 3 平湖民政创新举措纵深推进殡葬综合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