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论苑

把握“两个确立”的历史逻辑 增强贯彻“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政治论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可以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逻辑中,加深对“两个确立”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的深刻认识,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进而提高“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

贯彻实践“两个确立”,将承接和迎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所取得的一个个伟大胜利之后进入新征程的新胜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党成立以后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就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这个伟大胜利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接着第二个是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完全统一;完成土地改革,实行男女权利平等,荡涤旧社会留下的一切污泥浊水,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六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这个时期我国还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接着第三个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主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接着第四个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承接的下一个将是由“两个确立”擘画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胜利。

在不断推进伟大胜利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前行在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面向新时代走向新征程,认真贯彻“两个确立”将确保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奋力前行,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艘巍巍巨轮劈波斩浪,浩荡前行,成功驶向伟大胜利的彼岸。

贯彻实践“两个确立”,将承接和迎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所取得的一个个理论创新之后进入新征程的新创新。党的百年奋斗史第一个创新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接着第二个是邓小平理论。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接着第三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接着第四个是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创立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科学发展观这三个理论组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接着第五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创造性回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在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同各种政治力量和困难的挑战与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面向新时代走向新征程,认真贯彻“两个确立”,进一步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思想旗帜、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了理论武装和锐利武器,更让马克思主义保持充满活力。

党的百年奋斗史的第一棒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然后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接着一棒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着一棒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接着一棒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功地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着一棒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百年接力跑,跑出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跑出了一个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在不断前行的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跑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勃勃,书写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靠的就是广大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和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党百年构建起伟大建党精神谱系,是党百年历史一代代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的集中反映。在今天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党员的大党、有着56个民族和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党中央没有核心、全党没有核心,那是不可想象的,是很容易搞散的,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的。因此,只有认真贯彻“两个确立”才能确保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

党百年奋斗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前赴后继、永续奋斗的历史,从中深刻理解“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历史幸运、时代幸运,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当前,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只有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才能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党才有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要深刻学习领会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履好职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更好地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殷殷嘱托全面落地,开花结果。

■ 市委党校 金治平

2021-12-15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83957.html 1 3 把握“两个确立”的历史逻辑 增强贯彻“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