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日,趁着阳光明媚,微风不燥,76岁的朱宝华满心欢喜地把新被子抱到阳台上晾晒。“这一床新被子是社区送来的,太阳底下晒一晒,盖着暖烘烘的。”自从12月3日收到当湖街道梅园社区“侨之家”送来的大礼包后,朱宝华老夫妻俩就一直沉浸在幸福中。
朱宝华夫妻俩早已退休,两人因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养女出嫁后就较少往来,平时生活比较困难,仅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今年社区在排摸时发现两位老人生活困苦,于是我们社区充分发挥侨界优势,在每月召开一次的侨联小组会议上,就老朱家这个问题与小组成员进行了沟通,没想到得到了侨联小组成员的纷纷响应,最终确定以募捐的形式为老两口送去一份爱心。”当湖街道梅园社区党委副书记洪巧玲说。
“这是件好事啊,别人有难,能帮就一定要帮一把,之前巧玲把信息发布在侨属侨眷群里,我们看到后都是第一时间回应。虽然群里只有54人,但36人都捐款了,你别看我们人少,我们心齐着呢!”一旁的侨眷刘海萍“抢话”道。从11月15日发布消息,短短几日“侨之家”就筹集了3550元。“我们用募捐所得的钱款为老两口买了棉被和米油等生活物资,考虑到他们的身体情况,我们还为他们买了合作医疗保险,剩余的款项则以红包的形式捐赠给了他们。”洪巧玲说,“侨之家”让爱心不止,幸福不尽。
梅园社区的“侨之家”成立于2019年,目前涉侨人员有123人。“这中间离不开我们党员的带领,一百多名侨眷侨属中,党员就有39名,党建搭台,侨建唱戏,为社区治理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当湖街道梅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侨联小组组长张士林告诉记者,“虽然‘侨之家’成立时间不久,但是党有号召,‘侨之家’就有行动,这两年多来,梅园社区一直在探索‘侨之家’与社会治理的结合点,以侨架桥,充分发挥侨界的资源优势和服务热情,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献爱心,表真情”的捐款活动是梅园社区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服务群众的一项惠民之举,更是当湖街道关爱贫困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实际举措。近年来,当湖街道以“党建带侨建”为抓手,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同心参治,友邻善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三个三”模式做好“六篇文章”,探索形成了“以侨促治”的基层社会治理当湖经验,并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强化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侨联基层基础。“当湖街道侨联将通过构建‘1+7+X’的基层侨联组织体系,进一步落实服务侨眷侨属的各项政策,做好为侨服务工作。同时,也将持续深化‘以党建带侨建,以侨建促党建’,引领侨界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当湖街道党委委员汤平栋说。
■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赵泽曦 钟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