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整合海洋预警预报、风险普查、生态预警和监控智防等数据资源,建设平湖市海洋灾害智防应用及“晓海讯”应用场景。近日,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开展“数字国土空间”多跨应用场景及空间组件首批试点工作的通知》,平湖市海洋灾害智防列为首批试点项目。
标准化建模,推进“智监管”。搭建由指挥中心显示屏、热成像云台摄像机、水利星光球机、无人机、无纸化会议系统等10个子系统组成的海洋监管平台,第一时间获取的风暴潮风向、风速、浪高、潮位等8类数据,27公里范围海岸线现状监控全覆盖更新只需1分钟。同时,开发海洋灾害数据智能分析与服务标准化独立模块,通过将现状数据归集再造,实现省级预报与地方实时监测相协同。
共享化集成,密织“信息网”。有效打通海事、农业农村、气象、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等7个部门壁垒,搜集9类海洋信息数据,以“浙里办”“浙政钉”数字化改革门户为入口,在灾害来临前后为群众提供海洋灾害情况、周边路况、应急避灾点、社区联系人、漫堤计算等有效信息,并为“市、镇街道、村社区”分层分级提供海洋灾害预警预报。
全链条管理,打造“空间码”。以“空间码”赋能,打造“海洋灾害风险智防”“海洋生态灾害预警”“海洋灾害风险码”三个子场景。依托“浙政钉”、微信小程序等定位功能,根据人员所在位置,形成“蓝、黄、橙、红”四色动态风险码,群众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码进行有效应对,实现海洋灾害防治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控、从被动防治向主动防控转变。
■通讯员 王克勤 齐正旺